二十四、前卫交锋(1/3)

  【重返海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正在返航途中的飞行员发现跟在他们后面的几架“狂蜂”无人机,不过林邓忠要求飞行员不用管太多,直接把它们引到主力舰队的位置来。这样炎帝战斗群可以更早与深海主力舰队遭遇。

  正午十二点,57塔里木兔驱逐分队的瞭望员观测到一支深海主力舰队。随着双方距离的接近,规模确定为七艘石像鬼级驱逐舰,四艘剽骑兵级轻巡洋舰和两艘胸甲骑兵级重巡洋舰。主力有两艘黑骑士级以及“巨兽”级深海母舰。

  炎帝战斗群主力舰比深海主力舰多出两艘的数量,但在主炮口径上劣于黑骑士级。即使是旗舰“炎帝”战列舰的508毫米口径也尴尬地在黑骑士级600毫米主炮和400毫米副炮之间。人类的巡洋舰同样也比不过深海巡洋舰的口径。

  不得不说的是,人类在战列舰主炮口径发展遇到了瓶颈。口径越大的舰炮,就能发射装药量更多的炮弹,破坏力也更大。但主炮口径并不是唯一衡量强度的标准,舰炮的性能还要与舰炮身管长度有关。简单来说,舰炮身管长度越长,发射的炮弹射程更远,精度和穿甲性能越好,这就是倍径。

  从二战末期“大和”最大的460毫米45倍径主炮开始,各国海军研发战列舰主炮流程都是先研究出一个口径,不断尝试增加炮管倍径直到该口径身管最大极限。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主炮加上一英寸的口径如此重复研究。随着现役主炮口径越来越大,人类对战列舰主炮口径的提升越来越难。华夏最早的战列舰406毫米舰炮研发更是直接套用美国的技术经验。

  总不能直接把陆地上的800毫米“古斯塔夫”列车炮直接搬到战列舰上碾压外星人的水面战舰的口径吧。俄国人曾在1934年尝试在“恩格斯”装备一门战列舰级别的305毫米火炮,虽然在实验中这门炮表现威力巨大,但是精度和初速都不理想。俄国海军最终取消给驱逐舰使用更大的500毫米舰炮的实验计划。

  比较有趣的是,前十几年俄国海军向汉水船坞下了新的订单并递交战列舰图纸文件,这艘图纸舰在前甲板上装备恐怖的33英寸主炮,不过主炮倍径已经低到某个地步,你甚至可以说它是榴弹炮也不为过。但毛子可不这么想,他们希望华夏能帮忙把“巨锤”级战列舰建成,在战斗中接近敌舰6千米以内的距离,然后用33英寸巨炮为深海母舰送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