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邀请试镜(2/3)

  【影帝重回十八岁】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这还是成功了,也是两家巨头财力雄厚,能兜住,像其他公司,也不知道被拖垮了多少。

  因为这些风险,但出品公司又没法舍弃大片的巨额利润,所以开始演变成制片人负责制。

  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把控成本和风险,把电影当作一个项目来做。

  但这种也有弊端,工业产品带来的,就是越来越流程化,没有艺术风格和特色,用未来的话说,套路的看个片名就大概知道是什么故事了。

  而布鲁克海默,就是把制片人责任制发扬光大的人。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包括德语版、俄语版,以及后来英语版的我都看过,但不得不承认,你这一版给了我惊喜。”

  布鲁克海默望着宁远,那双略显黯淡的灰蓝色眼珠,带着某种真诚:

  “尤其是当你恢复男装,崔达上场的时候,那种散发出来的王者回归一般的气势,还有对之前愚弄、算计你的人露出的戏谑、轻蔑的目光,都让人着迷,虽然他就像一个黑暗的冷血机器,但对于带入沈德的遭遇,把她变装也代入主角后,就会产生一种复仇般的兴奋感觉。”

  “这种惊喜,是以前那些女演员沾上胡子粗声粗嗓的说话,或者换另外一个男演员饰演,都没有带给我心理上的满足。”

  “原本我只觉得你演的好,当李安告诉我,这个创意也是你想出来的,我就觉得,喔,这简直太酷了。”

  再次伸出手,布鲁克海默望着宁远,满脸的胡茬伴随着他脸部肌肉绽开:

  “所以,我要谢谢你,让我看到这么一个跟我心里想得几乎一样的版本,就像当初看《基督山伯爵》一样,很刺激。”

  宁远握住了他的手,心里感觉……这老头大概没看过康熙微服私访记,否则应该也会喜欢吧。

  装逼打脸、扮猪吃虎,正儿八经的,叫先抑后扬。

  纵观这位老先生制作的那些片子,包括后来的那些,都像自己这出话剧和《基督山伯爵》那样,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当然,美国的大片基本都是这种调调。

  历史有限,能拿得出来的英雄,比如华盛顿、杰斐逊,或者林肯、马丁,以及二战成名的麦克阿瑟,虽然都有辉煌,但也只是被一部分人称为英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