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任重而道远(2/5)

  【汉阙】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任弘琢磨着,这些铁甲恐怕是十多年前,匈奴人从运输大队长李广利手里缴获的,汉武帝晚年,匈奴吃了三波汉军后,又有李绪等汉奸帮忙练兵,战斗力立刻提升了一个档次。

  靠着这些临时武装的重甲士,匈奴人才能举着蒙皮的坚盾,顶着汉军的弩矢,对着城门又砍又烧,终于破开了洞,搬走了城门洞里塞着的土石。

  可当匈奴人以为终于攻入铁门关时,却愕然发现……

  城墙之后,还有一道城墙!

  “瓮城。”任弘他们也进了门,看着这个自己提议的工事,十分欣慰。

  瓮城的雏形,早在虞舜的时代就有了,不过那些古人灵光一闪的设计很快就湮没在历史里,重新发明的还是墨子这个守城大师。

  而有汉以来,瓮城的简略版本称之为“曲城”“回门”,居延的甲渠侯官有回门,效谷县鱼泽障则有曲城。任弘去过鱼泽障,形制与后世瓮城基本一样,除了那段略显怪异的平行墙体……

  于是,在修筑铁门关时,任弘作为参与者,直接按照印象里宋明瓮城的模样提议,因为他”一夜筑城“的名声,傅介子也拍板同意。

  所以匈奴人破开的第一道防御,其实只是瓮城,它与主体城墙连为一体,呈半圆形。冲杀进来的匈奴人,如同钻进瓮中的鳖,遭到头顶上四个方向的弩矢激射,哪怕身被铁甲,也会被破开甲胄,射成筛子。

  只要看看地面上厚厚的血污,便能知晓那些匈奴人的下场了,他们损失惨重,只能丢下百多具尸体退了出去,之后便开始一味围困,不敢再强攻城门了。

  而除了给最脆弱的木城门加双保险的瓮城外,墙体上还有两个“马面”,突出于城垣外侧,外观狭长,犹如马的脸部。

  其实这也是墨子的发明,早先称之为“羊黔”: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距,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强弩射之。可以左右夹攻那些贴在城墙壁上死角的敌人。

  所以铁门关比一般关障更加难攻,任弘担心过轮台,担心过渠犁,却从未担忧过遭到两面夹击的铁门会被攻破。

  因为关城北侧濒临悬崖,悬崖下就是湍急的孔雀河,依靠滑轮和轱辘,每天总能弄到些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