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国家养猪百年(3/5)

  【汉阙】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江东真是大汉的应许之地啊,水稻一年两熟,刀耕火种亦可丰收,虾蟹鱼蛤随便一网下去都能满载而归,地熟饶食,无饥馑之患,是故江淮以南,虽无千金之家,亦无冻饿之人,仅会稽一郡囊括后世苏南浙江,人口已接近一百万。

  只要北方移民能适应水稻和稍热点的环境,扎下根来,江东之地是能够容纳千万级人口的。任弘希望历史上唐代那种”扬一益二“,富称天下的繁荣场面,能提前几百年出现。

  荆扬是第一步,而闽粤则是第二步,虽然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但东瓯、闽越的山间盆地再窄小,因为气候水土的缘故,好歹也能养活几十万人口,总比他老家敦煌郡可怜巴巴的三万强。

  且任弘还有更深层的谋划:“东瓯、闽地往后是要作为大汉出海基地的,养不活太多人口才好呢,如此才能逼着人往海外走!”

  说句大实话,在古代,正经人吃饱了撑着,谁移民啊!

  都是只靠种地活不下去的,才会经商,才会向外求生,浙江温州、广东潮汕以及福建莆田生意遍布全国乃至世界。而历史上中国海外移民的三大主力,闽南、客家、潮汕,皆出自闽粤,绝非巧合。

  正因地处偏僻,不易为战争波及,几百年下来繁衍日盛,地少人多。为了讨生活,从宋朝起,闽人就开始不断向外跑了,要么进山,要么下海。近的去广东海南台湾,远的下南洋,遂成海外华人大流。

  移民拓殖只靠官府强制命令是行不通的,还得有民间自发自愿,什么时候闽地人口饱和,那儿的人不得不向海外求食时,属于大汉的大航海时代才会真正到来!

  任弘只觉得,自己恐怕看不到那一天了。但也足以为未来,奠下第一块基石,让“八姓入闽”提前个四百年,先送几个诸侯去开发,周代时,广袤的东夷之地,就是靠诸侯一点点同化成华夏核心的。

  反正老刘家种性坚韧,能生善养,如中山靖王那样,动不动就上百几十个儿子。猪侯们留在中原浪费钱帛,不如送去瓯闽发挥特长,就算水土不服,十年死了十个王,也能续上不绝嗣。

  等几十年后开发得差不多了,找个由头将诸侯一废,就能收回来两个郡,届时,江东饱和的人口刚好往南续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