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其下攻城(1/4)

  【高武大秦】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深夜,张仲坐在案几旁边,以左手持笔,正在一卷空白的竹简上,一点一点的做着笔记。

  笔记的来源,则是这段时间李炀为他讲述分析的兵法。

  作为一个家境普通,没有兵书战策查阅,以前也没看过这种类型书籍的穿越者,要适应这个时代,他不得不如此。

  “上兵伐谋......”

  歪歪扭扭的写下这四个字之后,张仲转念就想到了李炀那句“使大国去其强。”

  也就是说,上兵伐谋中的伐谋,并不是指的计谋,而是指从根本上瓦解敌人,摧敌首脑。

  敌方的国君,军队的主帅,一切的根本战争意图,都包括在这个“谋”中。

  而此次,有人想要破掉秦蛮联盟,便是从根本上瓦解蜀郡的大好局面,是为上兵。

  对于蛮族来说,有人因为不愿内附,并贪图蛮王之位而自愿入局。

  他所布下的一切对他有利的手段,也都只是为使蛮王这成名已久的千人敌,去其强。

  然后,取而代之。

  这是蛮人的利益。

  至于早先的策略事败之后,蛮人补救仍旧事败,所导致的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场蛊惑人心的语调和竹简,则应该不是出自蛮人之手。

  因为蛮人,对于秦国的文化绝不可能渗透得这么深。

  所以,插手的那一方,要么是郡尉。

  要么,就必然是国外的间谍。

  有句话说得很好,自己可能不了解自己,但你的敌人一定很了解你。

  基于这样的原因,张仲更倾向于后者。

  秦国官职体系十分复杂且森严,郡守郡尉一如县令县尉,是一地的政治和军事长官,他们相互倚靠,但也相互制衡。

  没有郡尉的帮助,郡守震慑不了地方,但没有郡守的帮助,郡尉则调动不了大军。

  这是基于秦国的虎符制,无论是郡尉还是县尉,他们虽然是军事长官,但都没有直接调兵的权利,需要守令的配合,各取出一半的虎符才能调动。

  而郡守和县令也是同样,另一半虎符在尉手上,两相结合之后,才能以尉,也只能以尉去调动防军。

  也仅仅只是防军,全郡调兵还需要请到秦王的命令授权。

  这就是秦国的根本国策,郡县制。

  这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想要调动百人敌行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