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周礼和仪礼(4/5)

  【寒门宰相】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而郭林与章越二人自然报得都是县学的经义斋。

  当日章越一到乌溪,郭学究即对二人道:“下面一字一句你们二人都要听好了,记在心底。过年时我拜会过县学学正时,他言这一次县学录试,进士斋取五人,经义斋取十人。”

  章越心道,对于七八万人的浦城县而言,这录取人数不算多也不算少。

  “朝廷取士,以帖经观其学,杂文观其才,你们只要贴经墨义写得一字不错,任何人都替不了你们,但若错了一字,难保不会有其他人取代之。”

  章越心道,娘的,那岂不是要全对,谁可以保证?

  好比你背下一本书不难,但要背得一字不错,那可是难上十倍不止。

  而且朝廷诏令贴经墨义是十道通六道就算合格,这还是省试的标准。

  有心人可以从中仔细品一品……

  没有背景的子弟要考个县学,都必须把主动失误降至零方有机会。

  难怪郭学究的弟子从未有一人考中过县学。

  看到郭林,章越的神色,郭学究脸上抹过一丝不忍之色,半响方道:“最多错个一二题吧,不过十人之额,县里多少子弟都在看着。”

  县学学生常被称为茂才或秀才。

  此称谓来自汉朝实行的察举制,比如孝廉,郡国人口不满10万三年举孝廉一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举一人,二十万岁举一人;四十万举二人。

  孝廉是郡举,故而人数少,茂才是州举,故而人数多。

  但察举制败坏已不用多说,那句著名的‘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宋朝的科举制虽弊端多多,但较察举制已是一种进步。

  但宋朝县学学生就是一州一县之才,故被称作茂才。

  宋朝对县学学生有优厚之策,各县都有不同政策。

  以浦城而论,首先县学学生可以免役,宋朝役法有多么可怕不用多说,闽地有不举子之俗,多生下来的男婴,父母宁可弃之不养。

  章实为何之前提让十三岁的章越早早成亲,因为成亲就可以分家。要不然章越到了十六岁成丁以后,那傜役可以让一个好好的富庶之家倾家荡产的。

  其次浦城县学有三分之一的县学学生每月有米供养,每个学子都有一套襴衫,以及住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