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蝉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史记又这样介绍颛顼时期的疆界:东至蟠木。蟠木,既是植物名,又是岛名。《封建考》曰,蟠木,又名扶桑。上古扶桑,今之山东,有大羿(有穷氏先祖)采扶桑木为弓一说,故又名穷桑。蟠木,既蟠桃盛地,在今之沂蒙。根据海侵图我们可以看出,沂蒙山当时的确应为海岛。
史记在记
载帝舜疆界时说:东(至)长,鸟夷。长夷,其实是指当时海滨诸部,包括后来的商地。鸟夷,又通岛夷,指的是当时山东诸岛。禹贡所谓:大陆既作,岛夷皮服。一也。
之前我们说匈奴鲜卑敬尧舜,因此他们对关外人(关中谓中原)一直惯称岛夷,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魏书中,南朝被北魏称为「岛夷」。
因此「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甘陵在今河北山东交界,甘陵甘氏有甘始)」与「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这两则记载并不冲突。少昊字青阳,所谓少昊之民,青丘之民,夷人也。
无论是史记,竹书还是礼记,黄帝之后的世系都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
少昊从来都不是中原帝系,而是东夷十日部落之主(《山海经》,「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又与蚩尤毗邻(《逸周书》,「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
显然,逐鹿之战与羿灭十日之战都是黄帝(中原)部落与东夷部落战争的真实文化缩影。
其实中原部落与东夷部落的对抗,从黄帝蚩尤时期,历经尧时期(大羿射日)一直到夏朝亡国(后羿代夏,夏商之战),甚至商朝前期(尹尹逐商)一直存在。
我们必须在不同的时段将两条线剥离开。
比如说,关于帝挚与帝俊。为何他们与少昊一样,书史称帝,却始终很难与黄帝世系对应?
因为帝挚,继承的是少昊衣钵,在帝喾时期被击败。
少昊是一个部落称号,从蚩尤时期延续到帝喾时期,所谓少昊名挚只是帝喾时期那个少昊的名字。
颛顼并不是少昊之子,帝挚也不是帝喾之子。帝挚少昊属东夷一族,颛顼帝喾数黄帝(中原)一族,帝喾东征,灭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