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对于这个判断,你能不能详细给咱们讲讲?”
两位首长同时发了话,苏七月只能答应下来。
他思忖片刻,很快开始了自己的陈述。
“我个人的看法,DA师的建设模式,以及作战方式,确实更偏向于老美的方式。”
苏七月这话一说,高爱国就忍不住开声道:“小七,这个我们都知道了……你就给咱们具体说一说,这前苏和老美的陆军发展模式有什么不同吧。”
“是,军长!”
面对这位老领导,苏七月不敢怠慢,连忙答应一声,继续自己的讲述。
“相比前苏陆军的作战模式,老美的陆军作战思路差别很大。这个差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老美在陆军建设的过程中,不怎么追求陆军数量。根据其国内媒体自己爆出来的数据,老美陆军只保持了18个师的编制,即便加上4个海军陆战队师,规模也较当年的前苏要小很多;”
“其次,老美也不怎么追求全军机械化,也就是重型化装甲部队。他们在全球一些热点区域投入兵力的时候,通常只搭乘轮式越野车辆作战,很少出动坦克。因此看上去,他们的陆军似乎停留在了摩托化水平。”
“这一点,从他们现在仍保的轻型师和摩步师,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停顿了片刻,苏七月继续说道:“至于第三个不同,就是老美对空地一体化作战能力十分重视。其陆军的每个师,必备战斗航空旅。即便是轻型师,也有一个弱化版的战斗航空旅。”
听着苏七月的侃侃而谈,就连对人要求十分严苛的高爱国,也不禁暗暗点头。
确实,苏七月这番详尽的分析,比之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是不遑多让。
他能够在演习场上、战场上保持全胜的战绩,真不是靠运气得来的。
分析完了前苏、老美陆军发展模式的不同,苏七月总结道:“总的说来,前苏战后的陆军机械化建设,以二战的经验教训为基本出发点,进一步完善了大纵深作战的理论。”
“我军陆军的发展模式,也同样遵循了这套理论。只是细节方面,有一些差别。”
“包括T师在内,我军大部分陆军师旅,都是这样的建设思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