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投降是一门学问(4/6)

  【三国之谋伐】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很快,朝廷兵马就以钳形攻势开始向着博望进发。

  而此刻,在博望县东北方东武亭,得知朝廷兵马已经占据了堵阳县和雉县之后,贾诩就立即向张绣建议撤离埋伏的兵马,退往宛城驻守。

  张绣不明所以,但还是听从了贾诩的话,立即下达撤兵,原本在东武亭准备迎战朝廷先锋军的数千人纷纷后撤。

  回去的路上,张绣骑在马上,向贾诩询问道:“先生,我们不是打算在这里用诱敌之计吗?”

  “已经被陈子归看穿了,那就没必要实施了,继续等下去,就只有兵败一途。”

  贾诩摇摇头。

  张绣纳闷道:“已经被看穿了吗?什么时候被看穿的?我听说军情司无孔不入,莫非我军有敌人内应?”

  贾诩笑道:“内不内应我不知道,不过陈子归大军不走叶县与博望县直通的官道,而先取南方的堵阳,又取北面的雉县,这是打算绕开东北方向官道,那我军埋伏的意义自然也就没了。”

  叶县、堵阳、博望、雉县的位置就好像一个不规则的梯形,叶县跟博望是相对的两个角,叶县在博望东北方,博望在叶县西南方,它们之间有一条相连的官道。

  这条官道正好会途径博望城外东北方的那大片丘陵,如果朝廷军走这条官道,那么就会被埋伏在山岭两边的张绣军袭击,甚至火烧博望坡。

  但博望的北面还有一条官道直通雉县,东面又有一条官道直通堵阳,这两条官道都是一片平原,绕开了东北方山岭。

  所以当陈暮并没有派夏侯惇这样急性子的将领进攻博望,而是选择绕远路从北面和东面两路包抄过来的时候,那么中间设置在博望坡的埋伏,自然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贾诩也是聪明人,立即选择撤兵。

  张绣继续说道:“先生跟我说过,我们人在南阳,就犹如被虎群夹在中间的山羊,随时都有可能被吞吃。如今朝廷势大,应该向朝廷投降,可又为何还要打这一仗呢?”

  “我之前之所以不让你投降朝廷,是因为我害怕刘备会清算西凉人,到时候投降过去就是羊入虎口。但如今就连段煨都已经得到赦免,被任命为朝廷十六将军之一,就说明朝廷不会对西凉人下手,所以我才劝将军投降朝廷,早日谋划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