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厉兵秣马谋淮南(2/5)

  【汉室可兴】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蒋钦开口道:“袁术成名已久,孙策富有谋略,恐怕不会轻易让我军收渔人之利。若果介入扬州战事,须防孙策奇袭于我。”

  蒋钦的意思是,孙策不会任凭己方骚扰而被动挨打,极有可能与袁术达成默契,率主力掩袭刘军于江南。加上刘军又是偏师,若不小心,很可能会被孙策所乘。

  蒋钦不反对出兵扬州,但出兵时机要慎重选择,入敌境后要全神戒备,不可大意。

  陈登与孙策、周瑜交过手,对两个后生小子十分重视,直取彭城见其勇,见机急退见其智,年纪虽轻,却是举世罕见的英杰。陈登自信归自信,却绝不盲目自负。

  他开口道:“公奕之言是也。对孙策周瑜须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我军目的是孙袁皆疲,不是早早亲自下场。

  万一孙袁临时媾和,刀尖矛锋先一致对我,则大不利。

  彼合兵六七万人,我五军不到三万,又久战疲惫,思欲休整,强驱之入于敌境,必沮军心。

  淮南、江左河流纵横,水网密织,迥异于北方平原,又气候湿热,风雨频仍。

  贸然南下,不败者鲜矣。”

  未虑胜,先虑败。历史上陈登“有吞灭江南之志”,是因为他先在协助刘备掌徐州时壮大,后又协助曹操除掉吕布,俨然一方诸侯。从公元194年到公元198年,陈登纵横于刘备、吕布、袁术、曹操之间,耕耘四五年,实力不可小觑。

  曹操也不得不倚重陈登,加其为伏波将军,委以广陵。陈登威行广陵,“甚得江、淮间欢心”,才有底气要吞灭江南。并非盲目自大,而是基于实力。

  如今陈登虽有豪气,但刘备军明显无力再发动大战,不敢不慎。想要以小投入获取大利益,不可不慎。

  冯鼎则另辟蹊径,提出另外一个观点:“孙袁相争,袁术兵多而地广,实力看似庞大,不过一驴。

  孙策兵少而精,其实乃一虎。

  假以时日,谁胜谁败,一目了然。

  若助袁术,反容易被其拖累。

  不如以诛逆贼为名,一举荡灭袁术,尽取淮南,然后再拒孙策,将其封堵在江左。”

  宁要神一样的对手,不要猪一样的对手。

  牵招又问太史慈。

  太史慈道:“孙策军纪严明,无犯百姓,甚得士民之心,虽败于睢水,骨干未损,实力犹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