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普天之下皆王土(2/3)

  【汉室可兴】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刘备率领摧锋、陷阵等军,北入渤海,生擒袁谭;西上平陈国,杀刘宠,降吕布,郭乐等作战勇敢,数有战功。郭俊、郭叙战死。

  田豫督豫州左右及殄寇三军等,入司隶支援牵招。郭乐调任豫州右军军司马,跟随前往。后因功升任参军,成为豫州右军主将周泰的一大臂助。

  刘备组建西线军团后,田豫综合各方面考虑,对西线军团部分人事做出调整,其中一条是调郭乐入殄寇军。刘备批准同意。

  徐晃主持会议,他习惯了胡床,帐内备了十几张。此床非后世之床,后世之床此时叫“榻”。

  胡床又叫“交杌”,与后世马扎几乎完全相同,双足交叉,可以折叠。

  诸将坐在胡床上,不用脱甲,大是方便。

  面前是一个低矮几案,几案上摆着雁门及周边形势图。

  徐晃道:“田帅之令,诸君已知。如何完成,可有想法?”

  刘备军的军衔在贾诩努力下已经有了眉目。

  将军共有六级,从上到下依次为四方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亦可简称上将、中将、镇将;偏将军、裨将军、中郎将,亦可简称偏将、裨将、郎将。军区级主将一般军衔至少为前三级。

  校尉三级,上校尉、中校尉、下校尉。

  军侯三级,上军侯、中军侯、下军侯。

  士兵三级,上士、中士、下士。

  军队编制仍旧则是军区或军团、军、部、曲、屯、队、什、伍。

  各级编制的主官一律称为“长”,即军团长、军长、部长、曲长、屯长、队长、什长、伍长。

  刘备曾想一步到位,按自己方便的理解来命名,后发现强行扭转大家不好,还是妥协一下吧。

  “校尉”很难分开做军衔。校是一种编制,比如“五校”,与“五军”、“五部”、“五曲”有些类似;尉则是长官、统领的意思,比如校尉、都尉。

  军侯是一曲长官之称,是挪用过来,都是中下级军官,勉强能够被士兵理解。

  “士”则可以直接用。诸葛亮曾说“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三国志》提到“战士”二字,有二十多处。战士,可战之士。

  傅咨率先发言道:“陛下及镇西指令甚明,军中多有通胡语者,可抓紧与鲜卑诸部落接触,赂以财货,使之南下,应当不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