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飞行生涯】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爬升至15000米目的高度,刚刚改平战机,耳麦里机传来了塔台的指令:“对抗开始。”
“地面雷达开机,扫描对方位置,完毕。”
没有任何犹豫,杨洛直接把先手优势给用了。
“飞机两架,高度17000,位置东经XXX,北纬XXX,航向……”
白超群看着雷达屏幕,把空3师的两架战机的位置信息一一报了出来。
“18000米,有没有搞错?”
这是杨洛的第一反应。
他很吃惊,因为18000米已经是歼-11B的实用升限了,当然也是歼-10C的实用升限。
航空器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因推力不足,已无爬高能力而只能维持平飞,此高度即为航空器的实用升限。
世界上的战斗机在实用升限这块都差不多,大多数都在18000米上下。
这是因为当战斗机的飞行高度逐渐增加时,空气的密度会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从而影响发动机的进气量,进入发动机的进气量减少,其推力一般也将减小。
想要提升战斗机的实用升限,就必须对发动机进行修改以达到增大推力的目的,但也因此会使得战斗机的自重明显增大,其他机动性能显著降低,而提升的推力却又十分有限,很是得不偿失。
当然,也有实用升限超过18000米的例外,但此种战斗机一般是用来拦截高空侦查机,其本身的机动性能只能说差强人意。
老毛子的米格25和米格31,就是这种例外,实用升限就达到了惊人24000米,就是专门为了拦截同样实用升限达到25900米的SR-71“黑鸟”超音速侦察机而设计的高空截击机。
目前来说,世界上主流的三代战斗机,都是18000米,连四代机都没有例外。
“塔台,地面雷达是不是坏了?他们真的跑到这么高的地方去了?”杨洛带着怀疑的口气问着塔台。
然而,通信频道内一丝声音都没有,连电流干扰的声音都听不见,很显然,塔台直接关闭了通信。
“看来,对方是打着和我们一样的注意了,不过他们比我们狠,直接跑到实用升限的高度上去了。”叶剑龙开口说道,“还好,我们有先手优势,要不然就被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