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正月十三,马轶急匆匆的来到张准的面前,抹着额头上的汗水,报告说道:“大人,这些就是我们整理出来的初步名单。”
张准将名单接过来,表扬说道:“好!做得好!辛苦了!”
对于张准来说,从军事上占领莱州府,是不难的,难题是在军事占领以后,如何实行有效的控制。其中,又以土地改革是关键中的关键。对于争取绝大多数贫苦农民的支持,土地改革绝对是大杀器。这一招,在中国的土地上,是屡试不爽的,历史事实也是反复证明了的。所以,虎贲军控制了莱州府以后,首先要实行的,就是全方位的土地改革。
现在的问题是,莱州府各县,架构和鳌山卫、灵山卫是不同样的。莱州府的五县二州,居住的大部分是民户,他们的田地构成,和鳌山卫的田地构成,是完全不同的。当地的社情,也相对复杂。这些复杂的问题,单纯依靠武力无法解决。
此外,对于地主的处理,也不能一刀切。当地的地主士绅,有些是相对开明的,和卫所的军官不同样。这些人,要尽量的争取,而不是将他们推到敌人那边。将他们争取过来,自己的力量就壮大一分。将他们推到敌人那边,敌人的力量就壮大一分。所以,无区别的大屠杀,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来自后世的张准,非常清楚,任何时候,士绅集体,都是一个国家的精英所在。或许后世的人提到精英两个字,有些鄙视的目光,但是在明末,精英两个字还是褒义的。当时的士绅集体,囊括了所有的文化人。治理国家,缺乏文化人是肯定不行的。要是得不到这批人的支持,根本不可能治理国家。
李自成的失败,就是一不小心,将这个群体,全部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要是李自成对士绅群体实行拉拢一批,中立一批,屠杀一批的策略,他肯定是可以站稳脚跟的。满清入关以后,实行的不就是这样的策略吗?敢于反抗的,全部杀掉。凡是投降过来的,则全部予以重用。结果,一边打一边拉拢,明朝的整个士绅群体,很快就投降了满清。
张准造反的口号叫得很响,对农民的利益也很看重,其实,他同样清楚,拉着一群的军户杀杀人,打打架,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治理一片地区,甚至是治理一个国家,就不行了。治理鳌山卫和灵山卫,已经是王铭宇、刘航等人的极限了。想要进一步扩展,就必须要得到士绅群体的支持。否则,就是只有破坏,没有建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