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节 江充吃瘪(3/4)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而不巧的是,今日恰是在下欲行请期之礼的日子……”张恒满脸笑容,看着江充道:“执金吾,现在当知,非是在下不愿配合,亦非在下不守国法,实则是《春秋》之言,不得不遵之而行!”

  事实证明,这些日子以来,张恒的《公羊春秋》没白看,现在总算用上了。

  《公羊春秋》讲的是什么呢?就是微言大义!

  什么叫微言大义?《春秋》全书不过一万五千字,记载了鲁国十二代君主的历史,起于隐公元年,终于哀公十四年,孔子获麟绝笔。

  这一万五千字,要记录鲁国十二代君主和当时中原诸侯各国,包括周室的重大历史事件,自然是不够的。

  所以,单看《春秋》其实就是一篇流水账,记着一些某年某月发生的某事,简单枯燥,看得能让人睡觉。

  然而,经过董仲舒和他的老师,以及他的弟子们的不断扩展和阐发,在《公羊春秋》中,《春秋》的每一个字,都是包含着天地大道,包含着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大道理,大学问。认为《春秋》全文,就是要拨乱反正为后王立法而写。

  这就是所谓的(微言大义)。

  譬如说春秋开篇第一句(元年春王正月),若是别人看来,不就是六个字嘛,写的也不就是某年春天是某君主即位的第一个春天吗?

  但到了董仲舒和公羊派的学者眼里,就完全变了味道。

  在董仲舒给天子刘彻所上的的《天人三策》中,董仲舒就引述这一句,作为论点,给这六个字赋予了神圣的地位。

  甚至这六个字的每一个字,都引申出了数百字的论证与阐发,特别是正、春、王这三个字,所谓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正者王之所为,于是,这六个字就变成了孔子是想通过这六个字告诉后人(上承天之所为,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最后就引申出了那个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大一统)理论。

  六个平淡无奇的字,最后在公羊派的手中变成了一个恢弘无比的理论,其不仅引申出了(大一统)还为下一步的天人感应埋下了伏笔。

  这就等于是孔子写了个大纲,然后,后人们根据这个大纲,开始自己的发挥,创作。

  有人将它写成了玄幻,也有人将它写成了哲学,更有人将之写成了仙侠,反正只要不脱离大纲,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它变成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只要有人认同,那么,就成了一个派系了。

  《谷梁》如是;《公羊》如是;《左传》亦如是。

  而此时儒家自己门下,那是派系林立,公羊派、谷梁派、左传派、毛诗派甚至法家、纵横家都掺和在其中,谁都没办法说服谁,谁也没办法建立起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框架来。

  相对而言,公羊派系势力更大一些,影响更多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