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流放与出使(2/8)

  【大争之世】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我听说过”,文种也叹了口气,答道:“澧濮在石首之南数百里处,那里全是深山老林,处处都是烟瘴之气,山林中则有一些未开化的野人居住。那里……我楚国鞭长莫及,只有一些不服王道的野人邑落而已。”

  范蠡苦笑道:“是啊,那个地方,要我们去做什么呢?去送死吗?我们向大王进言说战乱初平,应抚恤百姓、安定民心,不可压榨过甚,激起民怨,结果……费无忌便还以颜色了,美其名曰派咱们去澧濮任县尹、县司马,安抚民心,治理地方,可是……澧濮这种不服王道的蛮荒之地哪里有我楚国之民啊。”

  两人口中所说的蛮地,其实很久以前那里倒是有过一个比楚国更古老的文明--濮国。当年武王伐纣时,濮国便已立世许久,做为南方最强大的国家,它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阵营。

  西周初年,濮人渐渐东进与巴、邓为邻,居住在现如今的楚国西南方向,分布于江汉之间。当时他们在南方的力量最为强大,曾为南夷、东夷二十六国之首,势盛焰炽,不可一世。

  然后,楚国渐渐强大起来以后,对濮人大举进攻,占其土地,驱其居民。濮人此时却渐渐衰弱,在楚国的打击下濮国灭亡,濮人被迫向南逃亡迁徙,逐渐南移分散于澧水、沅水流域,昔年强大的濮国至此四分五裂,在艰苦的环境和生存条件下,他们只能数百上千人聚居为一个部落,百濮离居,分散居住于那些原始森林中,濮国也因此改称为百濮。

  后来的彝族、哈尼族、土家族、布朗族、佤族、仡佬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都是濮人后裔。在当时来说,他们代表着的是落后与野蛮,而且濮人心恨楚人灭其国亡其家,把他们逼人蛮荒山泽之中,因此对楚人十分仇视,落单的楚人是不敢深入濮人聚居的部落的,那还是楚濮杂居地带的濮人部落,像范蠡和文种所去的澧濮,也只有当年追杀濮人反抗队伍时,楚国的兵锋才曾经到达过那里,让范蠡和文种带着几十名武士去那里作官,其杀心简直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

  “子禽,你既知澧濮情形,可有什么打算?”

  文种从口袋中掏出肉干、水袋,正在饮水进食,闻听此言讶然道:“打算?少伯是指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