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造反是迫不得已的选择(3/4)

  【锦衣杀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徐兴夏不经意的点点头。王守禄的家人,搬迁到平虏城去,显然是想避开自己的锋芒,又或者是想借上司的手,给王守禄复仇。他们应该是从这件事情中,嗅到了某些味道。估计这件事情,不能简单的了结。自己以后,还得继续小心在意。

  扳着手指算一算,他徐兴夏得罪的仇人,还真是不少了。千户和副千户暂时不说,就连巡抚大人和总兵官大人的公子,也都得罪了。夹在中间的卫指挥使邓如柏,就算稍微偏袒一下自己,估计程度也很有限。他可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林夫人那边,线还没有搭起来呢。想要自保,还得依靠自己的本事。

  徐兴夏不担心上司出动军队来对付自己,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现在的宁夏镇,可以说是一片的干柴枯草,只要有一点点的火星,就能燃烧起冲天的大火来。因为长期的被拖欠粮饷,军户们的容忍,已经差不多到了极限。只要有人起来带头,闹饷的风潮,肯定会越演越烈的。估计上头也意识到这一点,不会来大动作的。

  坦白说,如果上头真的出动军队来围剿自己,逼得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徐兴夏毫不介意带头反了。明朝的精锐军队,还有国库储备,都在万历三大征的时候,就已经被全部掏空了。现在的朝廷,也没有了张居正这样的牛人,无法重振朝纲。朝廷的实力,只有进一步衰退。造反,还是有可能成功的。再说了,与其让锦绣河山最后落入后金鞑子的手中,还不如自己抢过来呢。

  当然,这是最万不得已的办法。如果有更好的办法,徐兴夏不想真的造反。不是不敢,是不想。如果自己造反的话,西北地区,肯定是要打成一片废墟的,别的什么先不说,死人至少得用百万为单位来计算。大军过处,寸草不生,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徐兴夏不是菩萨心肠,也不是心慈手软之辈,但是,他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弄得生灵涂炭,赤地千里,十室九空。无论造反的旗号打得多么的响亮,多么的理直气壮,最后的结果,都肯定是让全国的万里河山,都堆满了森森白骨,血海漂橹。最终受苦的,还是广大的普通老百姓而已。

  沉吟片刻,徐兴夏平复一下心情,对身边的人说道:“好了,到家了,大家都回去吧。估计你们的爹娘都在等你们吃饭呢。这些天大家都辛苦了,今晚就好好休息吧。要是家里没饭吃,到我家来,咱们弄点臊子面吃,大肥肉管够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