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杀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更要命的是,这些牛角墩的士卒,几乎每个人都有战功。居然连陈海都杀死了三个!即使是最没用的士卒,都有一个鞑子的首级在手。难道说,今年的鞑子,都变成了泥捏的不成?只要轻轻的碰一碰,鞑靼骑兵就会摔倒在地上,四脚朝天,一命呜呼?今天的太阳,真是从西边出来了!
“鬼扯!”
有人大声喝道。
彭峰的脸色微微一变。
不需要任何的动作,他就知道说话的人是谁。
这个混蛋家伙,从来都是这样,一点都不给自己面子。
说话的那个人,叫做乌大头。具体的名字,没有人知道。他原本就是山贼出身,在贺兰山也算是小有名气,后来遭受到官军的围剿,走投无路,才不得不投靠官军的。奇怪的是,在投靠官军以后,他和他的部下马贼,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宁夏镇的战兵。他自己,也不断的升官,最终成了平虏城的守备。
从官职上来说,作为守备的乌大头,应该比只是千户的彭峰高出一级。守备一般都是正四品,千户一般都是正五品。不过,由于两人处于不同的系统,双方的权责关系,肯定是要牵扯不清的。如果彭峰不买乌大头的帐,也是完全可以的。
明朝军队,一向都有两个不同的体制,一个是军,一个是兵。军就是军户,是世袭的,所谓父死子继是也。兵则是战兵,是招募而来的,所谓当兵吃粮是也。
军有自己的田地,主要依靠耕田种地维持自己的生活,武器装备服装鞋袜,甚至是草料什么的,都要自己准备。军的整个家庭,都属于军户,是不能脱籍的。明国早期的军队,全部都是军。兵则不然,兵都是招募而来的,乃是自由的民户出身。他们一切供给,都是国家发放的。著名的戚家军,就是兵。
以前,明朝的国防力量,主要是军,战兵的数量稀少。后来,卫所制逐渐的废弛,军户越来越不给力,越来越无法承担战斗任务,国家只好加大了兵的招募数量。在嘉靖以后,明军的主要战力,已经变成了战兵。在主要的战略要地,都驻扎有相当数量的战兵。作为九边重镇之一的宁夏镇,就有超过万人的战兵。
在平虏城,就驻扎有五百的战兵,直接归属宁夏镇总兵官李国臻的指挥。其实,说是五百的战兵,实际上三百都不到,差不多一半被吃空额了。在明朝的军队中,无论是兵还是军,吃空额的情况,都是一样的严重。饶是如此,作为战兵,他们的粮饷,一半最多只拖欠两三个月,就能发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