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苦难】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四十四岁。’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写了杨修是因为‘恃才放旷’才被杀的,并且举了六个例子,分别是:
1:揣摩对了曹操写“活”字的用意。
2:“一盒酥”的故事。
3:揭穿曹操“梦中好杀人”,其实是“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4:向曹操揭发他儿子曹丕“藏吴质于绢中。”
5:告诉曹植“君奉王命而出,竟有阻挡者,斩之可也。”
6: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教曹植怎么回答曹操向他提问的军国大事。
从这六个例子之中?我还真没看出杨修有啥了不起的过人之处,什么“门内添活”,“一盒酥”,好像比我们猜“虫二”,“巨木”难不了多少吧?
至于揭穿曹操“梦中好杀人”,这点更是愚蠢,“伴君如伴虎”,很多事情看穿,绝对不能说穿。
接下来三个例子都是帮助曹植跟曹丕争夺世子大位,古代立嫡以长,正常来说世子的位置肯定是曹丕的。而从杨修跟曹植,可以说站队错得厉害,战略的错误是不能用战术的聪明来弥补的。
六个例子当中,没有一个是帮助曹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
无非就卖弄点文字功底,卖弄点自己“眼光独到”可以度测曹操心思,这能叫聪明?
曹操手底下能人无数,忠勇威猛的将军,智慧超群的谋士无数。比较厉害的六大谋士: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还有后来的司马懿。
这些个人那个不是脑袋都尖得冒了青烟,难道这几个谋士们,对于“门内书活”,这种小儿科都看不懂吗?人家装不懂而已。
你再仔细看看《三国演义》里这些人在曹操都难以决断时提的正确意见,比如郭嘉对于官渡之战后,逃去辽东的袁绍两个儿子,袁熙,袁尚结局那种精准的判断。
‘时操在易州,按兵不动。夏侯惇、张辽入禀曰:“如不下辽东,可回许都。——恐刘表生心。”操曰:“待二袁首级至,即便回兵。”众皆暗笑。忽报辽东公孙康遣人送袁熙、袁尚首级至,众皆大惊。使者呈上书信。操大笑曰:“不出奉孝之料!”重赏来使,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众官问曰:“何为不出奉孝之所料?”操遂出郭嘉书以示之。书略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