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里的任务】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这可不是一般投资人能干的出来,在这个时期美国1英亩土地才美元,能拿出这么多钱吃进橡胶的,就是大财团也得联合起来。
整体的大势已经升起来了。
而在魔都,早在1903年,英国橡胶商人麦边利先生开设了一家叫兰格致的拓殖公司公司。
吹嘘其经营范围包括开辟橡胶园、挖石油、采伐木材等,然后开始招股,但虚假宣传了五六年却没什么业务。
到了09年,美国人把橡胶买的都涨价了,外国开发成功的橡胶园企业主和投资人大获其利,于是购买橡皮股票的华夏人逐渐增加。
就像商场大减价一样,甭管卖什么,总会有人一窝蜂围上去,于是人人争先,个个奋勇,不甘落后。
麦边利和其他橡胶商人,利用这一大好时机疯狂的抬价,甚至兰格致公司作出庄严承诺——兰格致公司发行的橡胶股票,有按照票面额在上海外国银行押借现款的权力。
但‘一言九鼎’的欧美银行竟然联合承诺,兰格致公司发行的橡胶股票,有按照票面额在上海外国银行押借现款的权力。
也就是说这个公司的股票和钞票一样,并且有外国银行界的无限额担保。
这样,持有兰格致公司的橡胶股票和持有钞票的唯一区别就是:它等于票面价格时,可以等于钞票,但股价如果高涨,持有者还能赚钱。这岂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捡钱的机会谁会放过,就跟现代炒股票一样,房子车子首饰珠宝黄金,什么值钱都押出去,然后再朝银行借上一大笔钱,疯狂的买进坐等发财。
这一时期的人也是这样,把能变现的东西都当出去,然后疯狂的买买买!
这年4月,每股60两的股面值,到一年后被抬升到1450余两,24倍的升值。
可以说此时,橡胶已经涨到了几乎和同等重量的白银一样的价格,价格泡沫已经到了极限,就等获利后捅破这个泡沫了。
就和贾先生的下月回国一样,兰格致的橡胶公司的所有者麦边利先生,在价位高点卖出了所有股票,然后回国办点私事,从此杳无音讯。
没多久泡沫就被戳破了,这一大波割韭菜,国际炒家在清国这片土地上,大约赚了亿两白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