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扫荡”】(2/3)

  【影视剧里的任务】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日军派出大量部队,不断进行“扫荡“作战,拆除、破坏根据地的设施及军需品。

  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使八路军不能安身,也无法进行建设,使之逐渐向“准治安地区“发展。

  冈村宁次判断是否是治安区的标准很简单,从中国姑娘的眼神可以看出当地的治安情况的好坏。

  第一、绝对见不到姑娘的踪影。系惧怕日本兵的佐证,为“治安不好”。

  第二、对日军的汽车、卡车感到稀奇而远远地从窗口眺望,为“治安稍好”。

  第三、在以俩项情况下,走出家门口眺望,中国姑娘神态自若地走在有日本兵往来的街道上,为“治安良好”。

  当然这只是冈村宁次的一种划分方法,老百姓即便给鬼子当了良民,也只是保证了他们不会被随意杀戮。

  可是一旦遇到了需要他们“献身”的时候,鬼子也不会心慈手软。肆意的抓壮丁修炮楼,挖壕沟,挖煤矿等等。

  以为这就完了,修炮楼和壕沟相对还好些,控制你的人生自由,给点饿不死的饭食,让你修到猴年马月。

  而去挖煤矿,基本上九死一生。日军疯狂推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

  所谓“以人换煤”,就是抓捕百姓送入矿井挖煤,让他们像牛马一样干活,每天高强度的劳动时间超过12个小时。

  矿工每天吃的是窝头、黑豆饼和发霉的“兴亚面”,睡在沿山坳挖的土洞里,盖的是麻袋片、水泥纸袋。

  病了不给医药,爬不起来就让拉尸队抬着扔进“万人坑”;患传染病的就送进“烧人场”,还没有咽气就被活活烧死。

  可见鬼子其残暴本性,不会因为百姓顺从就改变的,反而会变本加厉,更加肆无忌惮。

  回到这次“扫荡”中,鬼子来得太突然,潘家峪的老乡没有提前发现、转移被弄了个措手不及,只能躲藏起来,试图避过这场劫难。

  几个鬼子闯进了院子,端着刺刀搜寻着藏起来的人。房屋里空荡荡的,似乎没有一个人。

  一个拥有多次扫荡经验的老鬼子,看了看房屋并不像没有住人的样子,便知道这户人家藏起来了。

  “搜,他们一定还在。”

  水缸砸烂,挑翻被褥,窗户捅破……,不一会儿就把整个院子弄得满地狼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