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从孙子到皇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刚才还霸气十足的陈霸贤,此时却变得像是一个苍白老人一样,说话的声音都变了,他或许还没有想到,为什么侯安都进了皇宫,自己却一点都不知道。
不说别的,就是从楚雄府到孟江府,还有好几个城池,每个城池都有守兵,在怒江这大江天险,光是在江边就驻扎两万大军,侯安都就算是在厉害,也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报送来。
这可能是他陈霸贤不明白,他从造反开始后,无论他手下的士兵还是将军,大多数都是侯安都还有杜森明萧魔阖他们四人招募训练。
军队中的将军,也大多数都是他们四位大将军提拔了,过去都讲究的是门生派别,大家都是建立相互之间的关系,拉帮结派,那个将军提拔的人,就是这个将军的人,这也造成很多时候,在士兵的眼中只有将军,没有皇帝,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很多皇帝杀功臣,杀的都是武将,就是因为武将手中有兵权。
而这种现象,尤其是在乱世和朝代刚刚建立的时候容易发生,就是因为这个时候的武将,手中的兵权是最牢靠最大。
常年的征战,将军们和士兵一起出生入死,这就造成了士兵对将军那是就绝对的忠心,这也就让皇帝非常顾忌,害怕这些将军有二心,他们知道,这些将军一旦有反叛之心,那绝对是一个大祸。
大家都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说什么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说开国皇帝不念旧情,屠杀功臣,可是如果换成其他人坐在那个位置上,可能也会这样做。
权利让人的欲望加大,在得到权利的时候,就会想法设法的保住权利,人都是有私心的,为了利益兄弟血肉反目成仇,更何况是别人。‘
谁敢肯定,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就不会造反,毕竟皇帝人人都想当。
几千年的历史,开国皇帝杀功臣的例子很多,从最早的汉高祖刘邦开始,开启了杀功臣的先例之后,几乎后来的开国皇帝或多或少的都有屠杀功臣的的现象。
到宋朝的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时候,他没有杀功臣,但是他一招杯酒释兵权,也一样把那些帮助他登上皇帝宝座的功臣大将,全部解甲归田了,不得不说他这一招十分的高明,不但保全了名声,还解除了对他皇位的威胁,可是他怎么聪明,也少算了自己弟弟这一环节,最后来了一个烛影斧声,身死成迷的下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