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火兄弟】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月娥死了之后,王家安就绝了再续弦的念头。以前的战功随着时光流逝造成了陈年旧事。连家安自己都觉得那些往事不再真实,他就是个寻常乡下的小老头。老伴儿没了就自己过,甚至做饭他都单独开火。老是跟着儿子一家人吃,他也有些不惯。
儿子春生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关系并不差。但这个儿子也是四十出头的人了,也该过几天儿女绕膝的小日子。他一个老头子虽不用看脸色,却也知道儿媳妇心里是不大乐意的。
跃进在村里的时候,也到了结婚年龄,家安就要了一块宅基地。准备给跃进盖一个院落成家立业。在跃进离开王家凹要去乡里工作那年。家安赶紧把院落盖了起来。一溜五间大瓦房。他想的是,跃进不在家就让春生出来住。老院子他还和月儿住着。
林月娥死了的第二年,在家安的催促下春生一家人搬到新局去住了。老院子已经显得破旧,正适合老人家。
家里的地都交给春生,由他给父亲供应粮食。几十年来,这个院子头一次安静了下来。晚上,家安就晃荡着单手,在院子里一遍一遍地转。从他又回来住之后,说也怪,家里的梨树又开始挂果了。每年秋天,黄澄澄甘甜可口的鸭梨能摘下上百个。又出现了家安小时候果实压枝低的红火。
每年摘下梨子,家安总是选出最大最好的几个,供在爷爷的灵牌前面。他们这个家,在经历了无数苦难之后,又开始欣欣向荣了。
寒来暑往,吃饱穿暖日子也过得快。八十年代去了,九十年代就来了,九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王家安居然收到了一封宝贵的信。书信是从台湾寄来的,写的还是民国时侯王家凹的地址。
如今的地址已经和民国时期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就是王家凹这个村名字没有变化。王家安这个名字也是远近闻名。谁不知道那个一只手的老八路呢?
而在古郡和王家凹同名的村庄是没有的,所以邮递员就蛮有把握地把心送了来。
王家安虽然不在当村干部,但也自费定了一份《人民日报》。看报纸了解党和国家政策走向,成了他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所以王家安也早知道了蒋经国开放老兵回乡探亲的事。才从那时候起,他就默默地等着哥哥的消息。两年过去了却没有动静。他们这一带也似乎没有从台湾来的人。家安边慢慢收起了心思,哥哥看来是真的在几十年前死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