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全面复起(1/3)

  【我在北宋当昏君】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官家,诸位同僚!”

  沈括站起身来肯定的说道:“沈某曾经去过湖广两地。

  农事生产、一靠天时二仗水利。

  湖广在我大宋南方,气候温热、雨水充足,农事生产的条件都有所具备。

  现在朝廷不依仗他们的农事赋税,那不过是因为交通不便利,加上民族众多,没有行成大规模的生产而已。

  若是官家下旨在国策上有所倾斜,做好交通事宜,在从江南等地派遣一些技艺高超之人过去。

  他日湖广地区必可成为我大宋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

  这等谚语虽然在南宋之时才出现,不过却也证明赵煦的看法是正确的。

  两宋交替之时,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人口增长的压力促进了耕地的大量开垦,人们因地制宜开辟了圩田、沙田和梯田。

  之所以赵煦知道沈括比在座的谁都了解,是因为此乃《梦溪笔谈》所记载的。

  “不过!”

  沈括突然话风一转。

  “爱卿有话但说无妨!”

  沈括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官家!

  此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说不定要数十数百年呢!”

  “既然如此那就慢慢在做计较吧!

  不过这个青苗钱,更多派发到这两处地方没有害处。

  有了国策的优惠,说不定能吸引更多地区的人前往开发生产。

  既能避免扰乱江南的民生,又能无形中开发了湖广地区,你们紫薇阁尽快拟定个方案实行吧!”

  赵煦想了想,这个方案有百利无一害。

  “臣等遵旨!”

  “官家,润物细无声,此计甚妙啊!”

  章惇赞叹道。

  章惇带领紫薇阁拟定了方案之后,开展了大刀阔斧的变革。

  二、三月正是春耕的时候,百姓半年多的休息,基本上也没有太多的余粮,正是青苗钱放贷的时候。

  章惇扯起了变法的大旗,把均输法和与农田水利法先搁置一边。

  打算趁此机会把青苗钱发放完毕才是上策,怎么说也是青苗法来钱最快。

  他与计相沈括一起施行此法,由熟悉财政的沈括统筹数据,让各州府派发青苗钱。

  才三个多月的时间,在六月前,在十四路的各个地区就把五百多万贯的青苗钱发放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