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小陈“完胜”王昌龄!(第四更)(2/3)

  【开元情诗与剑榜】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陈成:“……”

  靠……

  王大叔你特么是高中语文老师吧?

  什么叫“过分解读”?

  您这就叫“过分解读”!

  我敢打两包辣条的堵,原作者高启!

  绝对!绝对!没有你说的这种意思!

  “如此好句,我却看走了眼,‘画蛇添足’!实属不该!”王昌龄说着说着,竟然有些自责了:“现在收回我前面所说的所有的话——一字也不需动!十一郎这篇诗作,便是流芳百世的妙品!”

  陈成:“……”

  高启自己写这种应酬的诗,估计也是写了就扔,偏偏到了您这里,竟然流芳千古了!

  “他日盖嘉运兵败之时,世人再看这首诗,便可知十一郎的远见卓识!”王昌龄对孟浩然道:“先前我还觉得,十一郎当初以区区九龄顽童,何德何能能得圣人青眼?”

  “今日一见,方知因果!”

  “你这徒弟,当世除了浩然兄才高盖世,恐怕再无人可以教他!”王昌龄叹息道:“昌龄甘拜下风了!”说完,还煞有介事地叉手给小陈行了一个礼!

  陈成:“……”

  靠,我特么一句话没说!

  什么都是王大叔你自己脑补好吗!

  你怎么戏这么多呢?

  还一个劲地给自己加!

  但回过头来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一个作品诞生之后,解释权就不完全是作者的了——读者有读者解读,甚至“过分解读”的权利。

  一个作品,本质上不算太好,但结合特定的背景,有时会产生巨大的反应,极大地增强其感染力。

  比如李清照名篇《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放别的朝代,就只能沦为平庸之作:不肯过就不肯过呗,谁管你丫的过不过的!

  但放在李清照的时代,那就是振聋发聩——

  写在什么时候?

  靖康之耻,宋室南渡啊!

  你拿一心往南边逃,都漂到海上了还不放心,吓得生育能力都没有了的阳痿男宋高宗与“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比——那项羽简直是五千年中国第一好汉好不好!

  甚至都不用跟项羽比了,拿来和明朝“绝不迁都”的于谦于少保比,也把赵构这个狗东西比到尘土里去了!

  再比如白居易长恨歌最后的“天长地久有时尽”,不与“此恨绵绵无绝期”相连,恐怕都不是名句,可是如果联系“天长地久”的另外一层含义,简直不需要“此恨绵绵无绝期”这句,也能有“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效果了——当然,此处先按下不表。

  总之,只要这首诗不是赠给“无名”的“刘将军”,而是赠给一个“负面人物”盖将军,真的是天作之合,意蕴无穷。

  “这最后一句动不得,但还是有别的字可以动!”王大叔虽然“莫名其妙”地就向小陈“认输”了(毕竟他俩并没有说要斗诗),可对于改诗仍然有很大的热情:“酒酣击筑和高歌——盖嘉运怕没有没有‘高歌’可听了,我看他日后能听到,徒有‘悲歌’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