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战疫】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在最具挑战的现场,给病人最多生的机会,这就是ICU医生的使命!”邱海波说。
2003年非典疫情、2005年四川省猪链球菌病疫情、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甲型HINI流感疫情、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2015年“8·12”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2019年“”响水爆炸事件、2020年新冠肺炎——这是一条记录了近20年来危难时刻的时间轴,每一个节点上都留下了邱海波的身影。从1月19日临危奉命奔赴武汉,至今已坚守近60天。在武汉,邱海波冲锋在救人的最前线,他的一些建议也成为控制武汉疫情局面的关键之举。
这么多年,邱海波一直坚信“没有突然转危重的病人,只有由于疏忽未察觉的临床指征”,他把这个理念和规范带到湖北抗疫前线。在武汉,他和团队不仅巡查所有收治重症病人的医院,还主动扩展到其他医院,一遍遍向医护人员强调“关口前移,早发现病人转危迹象可降低危重转化率”;他参与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二版到第七版的制定,主导制定了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治疗路径。
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