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签到领罐头(1/3)

  【签到在亮剑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抗战时期的华夏,真可谓处在十分落后的阶段当中了,什么物资都供不应求。

  尤其是粮食!

  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人有心去种植粮食,男人们都征战打仗,留在村里的大多数是老弱以及妇女,在耕作能力上,都相对薄弱。

  秋天,鬼子下乡扫荡要征粮食。

  中央军不事生产,也要征收粮食。

  种一份地,交两份粮食,谁受得了?

  可受得了受不了,人家手里有枪。

  不交?人家就抢。

  战乱年代人心惶惶,谁还有心思种粮?

  曾经有一位美国的专家,经过研究中国人的体质之后,为中国人定制了一个食谱。

  并且认为,作为抗战的士兵,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中的基础:

  10克盐,35克肉类,70克蛋白质,340克蔬菜,850克的大米。

  美国的专家说这份食谱,已经是最低的标准了。

  但当时南京政府看到这份“低标准”的食谱之后,也只能露出无奈的苦笑。

  对于中央军当时的后勤供应来说,最多只能满足这个标准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别忘了,中央军后面有政府养着,一直被认为“富得流油”,但是也只能满足这份食谱的三分之一。

  八路军可没有人养着,得自给自足。

  袁朗面前仓库里的红薯小米,是八路军战士在打仗之余,自己耕种种出来的。

  当时,美国专家在了解到情况之后,十分吃惊,若是按照这一份供餐标准来算。

  在美国,他列出来这样一份食谱,甚至会被拉出去枪毙的。

  对于中央军的王牌部队,士兵每天也只能供应两餐,基本上都是粗糙的大米,隔三差五能看到一顿蔬菜都算是谢天谢地了。

  至于吃肉?大概在梦里能吃到吧,连过年,都很难说有一顿肉吃。

  八路军的物资供给,远不如中央军的一半。

  这种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是到了一种怎样的地步。

  每天只有三百克的主食,连一斤都不到!

  听夏宝山说,每年到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吃光了。

  就打野味儿,别说兔子,就是老鼠也得哭。

  挖草根野菜,吃树皮,像长征的时候把皮带拿出来煮了,也是有的。

  即便这样,八路军还得拿起枪,凭着顽强的意志,跟鬼子拼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