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一·终】(2/5)

  【朕】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七岁为入学年龄。

  长达十五年的学习期,导致许多女学生望而却步,基本在读初中时就已订婚,初中毕业立马结婚生子。无数有志向学的女子,硬着头皮去读高中,能撑着压力读完的少之又少。

  至于女大学生,数量如凤毛麟角!

  不改不行,跟歧视女性无关,主要是知识大爆发,需要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压制女子读书,那只是附带效果。

  报考官吏的门槛也抬高了。

  必须拥有初中毕业证,才能报考县镇级别的吏员。而且实际操作时,初中毕业生往往不具竞争力,除非能够托关系走后门。哪像太祖赵瀚那会儿,小学毕业的吏员比比皆是。

  蒲松龄问:“哪位贵客?”

  孙儿递上拜帖。

  蒲松龄看了一下名讳,立即起身说:“快去打开正门!”

  造访者是前明太子的孙辈朱怡奋,蒲松龄亲自到院中迎接。

  朱怡奋面带悲容:“奋受家父所托,特来拜见先生。”

  “快请进内歇息。”蒲松龄道。

  朱怡奋却递上一封信,那是朱慈烺的讣告:“家祖今春病逝,特请先生撰写墓志铭。”

  蒲松龄一怔,随即叹息。

  朱慈烺这位前朝太子,虽然没遭到打压,但始终有官场天花板。他的最高官职,只做到了山西省参政,而蒲松龄做了好几年山西布政使,跟朱慈烺的交情可说非常要好。

  将故人之孙安排妥当,蒲松龄夜间提笔,突然不知该怎么写开头。

  前朝太子的身份,实在太敏感了,而且当今陛下还是个小心眼儿!

  ……

  四十年前的秋天。

  朱媺娖已经三十六岁,兄长朱慈烺回京述职,并请求进宫探望。

  朱慈烺说,他回京时路过河北,专程去大明皇陵看了。思陵(崇祯墓)是李自成让人建的,闯王就在北京住了个把月,能把陵墓建成啥样子?到如今,已年久失修,不但长满杂草,甚至连坟堆都被盗墓者挖了大洞。

  朱慈烺只敢把盗洞堵上,又铲除杂草,把墓碑擦干净。他想自己掏钱,把父亲的陵墓规整一下,就算达不到帝王标准,至少也得赶上乡下土财主。

  这种修整墓地的小事儿,也必须打报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