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马皇后的智囊(1/4)

  【大明第一臣】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中华吴国元年秋……以吴国公朱元璋并中书省名义,下发一连串新的法令。这些法令堪称均田大纲之后,最密集,最详尽的一批律令。

  张希孟和宋濂作为法令的主要起草者,朱元璋批准之后,由李善长统领的六部负责执行。

  而且自此之后,整个中华吴国的中枢格局也就成型了。

  张希孟统领学士院,太学,通政司等衙门,基本承担起国家大脑的角色。由他们起草政令,朱元璋负责决策,李善长的六部负责执行。

  类比起来,张希孟这边相当于三省当中的中书省,李善长的中书省反而更像是负责执行的尚书省。

  但是仔细研究一下决策过程,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虽然中华吴国披着三省六部的形,但是实质精髓完全不一样。

  重大的法令,不是张希孟这边异想天开,就可以随便提出来的。。

  通常都要先形成构想,然后交由各方讨论,送到朱元璋面前决定下来,然后中书六部才会负责落实。

  李善长是会全程参与的,当然了,张希孟也不是提出草案就结束了,他还要负责监督落实,评估政策效果,进行后续的调整。

  总而言之,双方不敢说亲如一家, 但也没有势同水火,凡事必须密切配合, 才能顺利完成。

  而这个新的决策模式, 推出的第一项法令, 就是针对昔日均田法大纲的说明……首先,原本的均田发包含口粮田、流转田和桑麻田三个部分, 而这一次则是规定只有在一些土地贫瘠,产出很低的地区,才会保留口粮田。

  换句话说, 基本上就是最高纳入统治的淮西之地,由于洪灾战乱,地广人稀,急需恢复民生, 可以得到免田赋的口粮田。

  到了江南地区,人口相对稠密,如果再给每个人分口粮田,还免除田赋, 那么好些鱼米之乡, 全都不用缴纳田赋了。

  这肯定是朱家军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口粮田就叫停了。

  如果日后打到了北方, 面对急需恢复民生,又人口稀少的华北地区,也会恢复口粮田。

  再有就是桑麻田……这个也需要调整,因为淮西之地, 饱受黄河水患之苦,需要恢复生态, 老百姓种果树, 种桑树, 保持水土, 改善生活条件, 朱家军是不收税的。

  但是到了江南, 情况就变了,因为很多人把江南的桑田也视作桑麻田,甚至有人把茶园也当成了桑麻田。

  这要是也不收税, 就没有道理了。

  因此针对江南的桑麻田, 也是需要交税的, 而且税率比起农田还要高一些。

  说白了, 还是希望老百姓多种粮食。

  不过前面也提到了,按照几千年形成的农业习惯,老百姓出于对安全的追求,哪怕利润再低,也会喜欢种粮食,还用得着在税率上费力气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