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术】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因怕杨太后弄不清楚,朱保石还特意解释道:“壮丁尽皆被征召走了,人力不足,自然耽搁春种,等到秋收之时,赋税却是不会减的……”
“听闻前一阵子,村中日夜有老幼哭嚎,壮丁围聚,隐有动乱之像,幸而衙门有所察觉,另行安抚,复才压了下来。”
杨太后听了,只觉得又气又恼,却也有些无奈。
导洛通汴,是得了她的同意的。当时范尧臣也已经说明过,此事必会劳民伤财。
可知道是一回事,事情当真摆到眼前,又是另一回事。
黄昭亮说过,孙卞说过,薛度说过,朝中许多人都说过,听得他们说的时候,杨太后觉得欲要做事,必定需要有所取舍,世上少有皆大欢喜,两全其美的事情。
譬如从前自己同太皇太后不和,先皇站在自己这一头,便得罪了太皇太后,站在太皇太后那一头,又叫自己心中不舒服。
她取了导洛通汴,自然就做好了承受后果的准备。
可此时此刻,这恶劣的后果当真出来了,杨太后却突然发现,自己半点不能接受。
朱保石还在说着话,忽然听得外头仪门官唱名,通报此处来了一名陛见的官员。
听到那人名字,杨太后的眉头登时皱了起来,不悦地道:“他怎的来了?”
说完这话,她倒是醒了过来,想起是自己先前宣召的,只得道:“给他进来罢。”
不多时,一人便自外头进得殿来。
杨太后懒得听他废话,也不想听他问安,等到对方行了礼,立时就问道:“吴益,你说巩县、萍乡、澧谷乱象频发,是从何处而知?你说范卿早知其事,可有证据?”
范尧臣请病不朝之后,因无交接,他手头所管之事,自然暂时搁置。
杨太后着人急急将当日各县送入中书的折子拿来回来,又细问了朱保石当日情景。
奏章自送入银台司、转入中书、递到范尧臣案头,至于范尧臣去往大朝会,期间不过一个时辰,若说他并未来得及看,或是说他待要核查清楚,其实完全讲得通。
而吴益却一口咬定,说范尧臣乃是一心隔绝中外,另有所图。
比起吴益,范尧臣在杨太后心中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到得现在,无论范尧臣到底有无错处,她都打算从今往后,不能再同从前一般偏信其人,相反,一定要好生像先皇一般,学着使那异论相搅之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