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猎天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礼部首先祝太后,年年事事无心绪,绵绵福寿宜无极!日日笑口醉春色,福寿绵长握春风!
“诸位同僚,太后喜居安宁宫,故今日拜寿之地是在安宁宫与御花园内,一会还请诸位随吾皇同去安宁宫贺寿!”
太后今年虽然是七十寿诞,但是基本流程都差不多,无外乎今年特别隆重而已。这些流程其实众位朝臣早就熟知,所以礼部尚书张罕的安排早在众人的意料之中。
见张罕有了指令,李公公的公鸭嗓再次响起:“摆驾安宁宫!”
和平常不一样,这次楚皇可是步行前往,连个步辇都没有。
众位朝臣呼啦啦跟在后面,按官职位次自觉排队,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无一人喧哗。
出了大殿后,楚皇率领众人直奔安宁宫,众朝臣后面又跟着执礼的奴仆或家人,黑压压一片。
太后的安宁宫平时是严禁朝臣或奴仆靠近的,只有在贺寿这天例外。
皇家礼制森严,最初祝寿仅是由礼部登记造册各朝臣的贺礼,之后再由皇帝御览,最后才传到太后那里,各个朝臣也不用特意去安宁宫磕头祝寿。
老太后素喜清静,非大寿根本就不大操大办,而且曾下过口谕,就算朝臣前来祝寿,但寿礼绝对不可夸张,更不可攀比。
更离谱的是,太后每次收到寿礼后,都会以赏赐为由,把收到的寿礼返还大部分,只留很少部分。
当然,返还的寿礼绝对不会是原主送出的,但其价值大致相仿。
也正是老太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让文臣武将们都暗里赞叹,这才多次上书,希望在太后大寿之日接受群臣朝拜贺寿才热闹,否则众臣于心难安。
就这样,太后六十大寿时就在安宁宫接受过朝臣群贺过,那次老太后非常高兴,当场就赏了很多人。
上次贺寿还是在十年前,沧海桑田,朝堂之上也是人事变迁,有的老臣已经告老还乡,有的甚至已经作古,新的朝臣如雨后春笋又冒出一批,所以这次祝寿意义非凡。
不过可不是谁想来就能来安宁宫祝寿,谁能来谁不能来,按什么顺序来可都有着严格的安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