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我叫,余华!(2/5)

  【我的科学时代】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家境富裕且学习天赋优秀的周远与自己关系熟络,已经算是朋友,而非简单同桌关系,属于朋友范畴,列入好友圈。

  同为川省老乡的徐锐兄妹、唐圆圆,算是亲密圈,值得信任。

  家人圈暂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余清河所在的第二十九军和华罗庚属于人脉圈,前者涉及军队,后者涉及国立清华大学。

  自己需要努力经营好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到了清华之后,可以组建一个临时的科研团队,借助清华的力量攻关氧气顶吹转炉技术,临走之前,给祖国留下一份最大的助力。

  余华细数了一番过后,心中琢磨。

  抗日战争爆发在即,国内环境是没有机会留给他发展的,但就这么走了,余华觉得自己愧对脑子里装的知识。

  三硝基甲苯作为军用烈性火药,用途极为广泛,无论是用于炮弹战斗部装药,还是地雷,手榴弹等常规武器装药,全部需要三硝基甲苯。

  黑火药综合性能太低,远远无法满足现代战场的需求。

  硝化棉和硝化甘油这两兄弟,意味着军用发射药领域的单基发射药和双基发射药。

  单基发射药,由硝化纤维构成,可以用于步枪子弹和机枪子弹的生产。

  双基发射药,由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构成,可以做火炮药和迫击炮药。

  上述三种隶属于化工工程炸药学领域的专业技术,涵盖范围极广,只要能成功搞出来,尤其是能够搞出简单且低廉的生产工艺,便能显著增加整个中华战场的前线部队作战力。

  纵观抗日战场,无论是正面作战的前线部队,还是背后活跃的八路和游击部队,除去少数能够得到国外支援的精锐部队之外,无不存在缺乏武器弹药的情况。

  就拿驻扎于隔壁的第二十九军来说,发展规模已经达到十万人层次的第二十九军,多数部队存在缺乏武器弹药的情况,很多士兵只能拿着落后的武器去迎击敌人。

  而一旦有了这三种火药的生产技术,再凭借着余华脑海之中储存的知识,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战场上这种劣势的情况。

  别的不说,至少装了一公斤三硝基甲苯烈性火药的地雷,能轻松报销一辆日军坦克。

  填装黑火药的手榴弹和填装三硝基甲苯的手榴弹,爆炸威力完全是两码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