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盗墓被直播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那东林谠最后落得个什么结果呢?”
人们好奇道。
“由于东林谠人开放言路指责朝政,触动熹宗时专权的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开馆纂修《三朝要典》,在霍维华的基础上纂辑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有关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大案的档案资料,打击东林谠,同时造编《东林点将录》等文件上报朝廷,1625年(天启五年),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次年,东林书院被拆毁。东林谠人也遭到打击,杨涟、左光斗等许多著名的东林谠人都遭到魏忠贤及其谠羽的杀害。有“东林六君子”“东林七君子”之说。”
1627年(天启七年),崇祯帝即位,魏忠贤被贬南直隶凤阳府看守皇陵,后魏忠贤畏罪自杀,阉谠成员被革职下狱乃至处死,自此,阉谠集团被彻底剿灭。正因如此,东林谠人余人才免遭打击。1629年(崇祯二年),崇祯皇帝下令为遭到迫害的东林谠人恢复名誉,并下诏修复东林书院。
一名“青羊子”的水友突然说道:
“东林诸人,多数是知直不知曲的“君子”,对个人声名之看重甚于国家利益,争意气而不争是非,君臣之间尤喜意气用事,明神宗则因为立储一事与大臣反复较量,最终虽屈服于众意,但深居后宫不问国事达三十年之久。”
黄宗羲《明儒学案》说:“天下君子以清议归于东林,庙堂亦有畏忌。”“东林中亦多败类,及攻东林者,亦间有清操之人。”“方东林势盛,罗天下清流,士有落然自异者,诟谇随之矣。”凡不合东林人士法眼者,就被视为小人,齐楚浙谠不一定服气魏谠,但一时走投无路,大多投靠魏忠贤门下。
魏忠贤的助手魏广微之父魏允贞生前和赵南星、顾宪成是好友。魏广微当了大学士后,以子侄辈的礼数三次登门拜访,赵南星硬是闭门不纳,逢人便说“见泉无子”,魏广微深恨不已,怂恿魏忠贤残酷镇压东林谠人。高阳批评赵南星“正气可敬,却微嫌刚愎,行事直道而行,不说后果,因而把一些游离分子都逼到阉谠那面”。
甚至是到了清初都还有明末谠争的阴影,如顺治时期冯诠与陈名夏的北谠与南谠之争,冯诠原是依附魏忠贤的阉谠,而陈名夏是东林谠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