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南明当王爷】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还是陆闻达比较了解他,知道他最缺的是人才。
“只是创立大学堂其中所费不少,再者国子监那边肯定会有意见。”陆闻达不无忧虑地说道,“除了国子监,江南的各大书院恐怕也会有意见。”
各个学堂的学生都管食宿,甚至连衣服都管,以现在的学堂学生人数规模,不包括海陆军讲武堂每年都要花掉二十二三万两白银。将所有学堂整合成一个大学堂并扩大学生规模,其中的花费,只会比现在更多。
当然更大的阻力还是来自国子监方面,闽王现在不是普通的藩王,而是摄政监国的藩王。闽王的一举一动都免不得让外界想入非非。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朱琳泽的想法恰恰和陆闻达相反,朱琳泽反而觉得现在学堂的规模太小,培养出的人才远不能满足需要。
每年二十二三万两白银的教育经费,平均下来一个月也就两万两白银不到,这点钱在他看来不算多。
“国子监人数高达上万,但每年朝廷能给他们提供的官职又有多少?多数生员还不是成日闲着在秦淮河饮酒狎妓,再说这科举,天下读书人不知凡几,金榜题名者又有多少?
国子监那边的压力本王顶着,筹措大学堂之事,先生只管放手去做。”
朱琳泽对国子监那帮家伙的印象并不好,朱由崧监国之时,在紫禁城洪武门前闹事的生员中,事后经查,国子监的人不在少数。
他本想大学堂的事情也自己亲手抓,但转念一想,他现在军政大权两手都抓,实在分身乏术,教育这一块的事情,还是交给陆闻达主管。他就在幕后参与策划就行。
“王爷所言有理,只是要将这么多学堂合为一个大学堂,所需用地自然不会小,王爷又不圈占土地,哪来的地建大学堂。”
陆闻达深以为然,世人皆重官而轻吏,殊不知吏的作用并不比官小。
大明朝政令不出县城,太祖皇帝担心官员扰民甚至下令禁止县官出县城,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官员与底层民众脱节。与普通百姓打交道的还是底层的吏,而担任这些吏的多是当地乡绅,阎应元和陈明逢就是其中的代表。
阎家和陈家两家就是江阴县数一数二的大族,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每次都能组织起上千人规模乡勇的原因:两家在当地的影响力实在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