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南明当王爷】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招商局布匹的收购价越来越低了,这个月要比上月还要少进账一百六十多银元。”
此时双门桥小学堂教谕肖瑜对朱琳泽的到来浑然不知,依旧在教谕教谕办公室内品着香茗,翻阅着账本,敲打着算盘,估算着这个月的进账。
“肖都督、李提学官等一应诸人那边都要打点所需的银钱也不是小数目。”双门桥小学堂副教谕易信忍不住向肖瑜抱怨道。
“上边这些人的胃口可是越来越大了,去年每月孝敬出去的银子折合银元三百多两,今年每月孝敬出去的银元可足足要近五百两,眼下棉纱、生丝都越来越贵,招商局那边收购的价格却是越来越低了。
咱们干的可都是调脑袋的勾当,这要是被发现,以闽王的脾气脖子上免不得要挨一刀。”
当初两人就是看重丝绵的利润惊人,才凑钱买了这个双门桥小学堂的教谕和副教谕,私自将小学堂改成纺织厂,利用在当地的影响力掩人耳目。
去年的棉纱、生丝价格地,丝绵收购价格高,他们两人也狠狠地赚了一笔,才三个月就把织机的钱给挣了回来回本了。肖瑜甚至还购买了让人羡慕的新式马车。
只是随着丝绵的收购价越来越低,真正能到手的银子也越来越少,这让他们愁眉不展。
“打点终究是绕不开的,不打点,咱们这事要捅出去,你我都没好果子吃。”
肖瑜抓着胡子,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增加双门桥小学堂的收入。
打点的银钱不能省,自然就要想办法从其他方面增加收入。
压缩生产成本?也不大现实,各地的生丝和棉纱都有当地的豪绅把持,他们这种小买家和这些动辄出手几百上千担的生丝丝毫没有议价的权力。
他所知道能和太湖附近有议价能力的纺织厂也只有闽王创立的国营纺织厂。
这名字虽然新奇,但明眼人都明白这玩意儿就是当初的织造局。国营纺织厂里头很多管事的就是当初织造局的公公,甚至很多机器和改造的厂房,都是直接从江南织造局手里接手来的。
和前朝不同的是,当初织造局是朝廷和圣上的,而今的国营纺织厂是闽王,只是挂了个国的名字而已,实际上换汤不换药。
既然上面打点的钱不能省,也没有能力在原料方面压价,剩下最后一个法子就是扩大产能了。多生产一匹就能多赚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