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再战芦子关(6)(5/7)

  【北唐】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利用夜色的掩护跨越壕沟地带是一回事,在没有月光的夜里摸黑登城则是另外一回事,前者是聪明,后者则是愚蠢而没有常识。

  敌人身上披的骑兵甲挡不住弩箭,但是对弓箭还是有着不错的防御力的,好在李文革的几个队全都是步兵队,他暂时还没有设置弓箭队的打算,在李文革看来,尽管制造成本相差甚多,但弩机兵的杀敌效率比起弓箭兵来同样高出甚多。

  随着天色的变化,城头守军的可视距离在迅速缩短,如今即便是城头上的人再怎么努力的看也已经看不清最远那道壕沟处的情况了,至于敌军的举动,基本上完全看不见了。

  只能作出最基本的判断,没有大批的密集的马蹄声响起,敌军大队应该还没有离开。

  摇着头打消了自己的最后一点幻想,李文革将头转向了左侧的山崖之上——但愿沈宸他们潜伏的能够好一点……

  根据细封敏达的判断,此番拓跋家五百人马当中最少应该有十名以上的鹞子,在这些侦察兵的面前一般的潜伏和埋伏基本上是自己找死,除非是兵力上比较强势,会让敌人面对埋伏不敢轻易深入,不过这种战术并不现实,起码对于兵力并不占优的前营而言并不现实。

  因此左侧山腰上的兵寨虽然已经修复能够驻兵了,但是李文革也好沈宸也好都并不认为那是一个可以放心的选择。对于训练未久的士兵们而言,能够守住一面受敌的城关,却绝守不住在理论上是四面受敌的兵寨。

  兵寨所在的地方地势并不陡峭,即使是不擅山地作战的党项人爬上去也并不费什么力气,在那种地方设伏和自杀没多大区别。

  唯一可以选择的设伏地点是芦子关前百步范围之内的高耸峭壁,在这上面设伏,只要隐藏得好,党项人仅仅在下面靠仰望是绝对发现不了的,而鹞子们若想对上面进行侦查,正面攀爬是绝对不现实的,他们要么绕将近三十多里的山路从土门山西侧不那么陡峭坡度不那么大的一面爬上去,要么便只有在黄土山壁上凿出一个个的窝窝然后踩踏着爬上去。

  这一段陡峭的山壁和一百多步以外那段舒缓的山坡之间,有着高达二十多米的垂直落差,在上面设伏容易,但是从这段山崖上冲下去进攻敌军却极困难,那和跳崖自杀也没啥大的区别。拓跋家历次南下从来没有绕路的习惯,因此芦子关这条路虽然走得不能再熟,对周围那些没啥战略价值(马匹极难通行)的山间小路却基本上没啥概念,要完全打探出附近的地形地貌,需要足够的人手和时间,人数少时间上不宽裕,拓跋光远便不再费这个力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