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八路军节度使——第十三章:洛阳往事(1)(2/7)

  【北唐】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在泾水对岸稍稍靠下游处,正对着这些石堆的延伸方向上,也有一些类似的石堆残垣存在。

  吕端虽然没有试过制科,毕竟是官宦子弟出身,书还是读过不少的,他睁大了眼睛,喉咙发紧地对李文革道:“大将军,这是……”

  “郑国渠——”

  李文革心情复杂地答道。

  郑国渠,哺育了关中平原上千年的宏伟水利工程,与都江堰齐名,可惜没能像都江堰那样完整地保存下来。

  泾水河床中的渠坝部分明显已经被洪水冲毁了,却不知毁去了究竟有多久,关中的衰落,说到底和这座伟大的水利工程失去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郑国渠居高临下,据说能够灌溉四万顷良田,也就是四百万亩土地。按照史书上留下的数字,在郑国渠灌溉下的土地亩产高达六石四斗,也就是将近八百斤粮食,对于这个数字,来自现代的李文革心中一直是存疑的,不过五六百斤想必是有的。这在古代,已经是个了不起的高产数字了。

  仅仅这一道渠坝,在古代便能够养活两百到三百万人口,这是个奇迹。

  这个人口数字,差不多是如今天下三分之一的人口数了……

  “走——过河——!”

  李文革毫不犹豫地纵马冲着河面冲了下去。

  “大人——”

  喊话的是康石头,随着他的喊叫声,两名斥候亲兵迅速地自李文革身侧冲了过去,一路奔驰着上了河面,一上河面,两名骑兵立刻拉紧了缰绳,马匹在冰面上一面嘶鸣着一面一步一滑蹒跚着缓缓而行,随后冲上来的康石头一只手始终死死拉着李文革的缰绳,脸却偏过去看着那两名骑兵。

  “不妨事的——已经快过小年了,正是冻得最结实的时候!”李文革微笑着道。

  “不行——”康石头简单却不容置疑地答道,连头都不回地死死盯着那两名骑兵的身影。

  这时那两个骑兵已经下了马,继续骑着马显然过于艰难了,他们牵着马小心翼翼地朝着对岸缓缓走着,时不时的会滑一下,不过河面倒是依然平整如镜,没有丝毫动静。

  直到两个骑兵安然无恙地爬上了对面的河堤,康石头才松开了李文革的缰绳,转过身发令道:“全体下马,两组两组过河,不要拥挤枪路,不许贪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