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寒风关(2/5)

  【天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其他各种危险,更是数不胜数。在农业文明时代,征服这片禁区几乎不可能。

  因此,要想通过都市联盟进入惊虹,就必须穿过三角海峡。对于更加不擅水战的天风人来说,一旦水上遇袭,只怕大军尚未到敌人领土,就会全喂了海中的鱼虾。

  第三个选择,便是强攻寒风关。

  然,寒风关城高墙厚,布置层层设防,其防御坚度更胜过当年的三重天。因此,即便是如烈狂焰这样的战神,面对这样一座雄关巨隘,最终也只能长长兴叹。

  倘若说,攻城拔寨者,无三倍以上兵力不可下,那么面对寒风关这座钢铁堡垒,没有五倍的兵力,烈狂焰都不愿轻易动之。

  这座号称观澜第一雄关的巨大城关,初入人眼,给人的感觉便是壮观,气势雄浑。

  与三重天这类将大自然的神工鬼斧与人类能工巧匠智慧的结合利用到极至的天险重堑有所不同的是,虽然寒风关也是依山而建,但它彻彻底底是一座人工建筑,且是观澜有史以来,耗资最为巨大,动工时间最为长久,要塞坚固程度最为可怕的一座城关。

  寒风关的城防,其特点在于层次分明,守中带攻。

  寒风关的阵地从城外15公里便铺展开来,由外向内划分为荒芜圈、警戒圈和城防圈。

  距城15公里范围内是荒芜圈,实行坚壁清野,能撤进城的全部运走,如果必要,还会将带不走的付之一炬,并向水井投毒。

  离城5公里处,就进入了警戒圈。延警戒圈边缘,每隔一定间隔,在制高点上设3人侦察哨一座,形成一道警戒线。侦察哨之后,每隔公里设一联络哨,保持侦察哨与城池间的联络。白天的联络信号是,发现敌军举一帜,接近警戒线举两帜,进入举三帜,向城市而来举四帜,接近城郊举五帜。晚间则以火代帜。此外,各要道和关卡,还要设置3人一组的机动小队,负责侦察和反间谍。这道三位一体的警戒圈,会在敌军进至城郊,即将围城时撤回。

  城上远射兵器射之所及便是城防圈的边缘,在此范围内的城外地物一律铲平,以扫清射角和视线。

  在距墙根10米外是防御措施齐全的护门墙体系。

  护门墙后,附加一道木篱或夯土的矮墙,后面部署士兵,待敌军进入护门墙范围,配合城上守军,以武器杀伤或柴草熏烧之。再向内,是宽米的拒马带,主要用于阻碍敌军云梯接近。在守军出入的地段,拒马会浅埋成易于移动的状态,并在城顶加以标志。最后,在距墙米以内,是5行高出地面米的交错尖木桩,兼有阻碍敌人攀城和刺死坠落之敌的功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