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明月】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在形势上,赵国是弱的一方,国中疲惫,四处借粮无果,其余五国也坐山观虎斗。这时候,哪怕廉颇再想“巧久”,赵国也撑不下去,没耐心的赵孝成王也等不下去了。
于是赵孝成王对廉颇丧失了信心,一直以来奉行“拙速”战略的赵括被派上了前线……
在明月看来,自己的便宜兄长赵王丹能信任一个从没实战经验的人统领全国军队,真不是一般的大心脏。
对面秦国也把主将换成了白起,但区别是,秦的战略战术从一开始就是既定的,赵国却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战略突然转变,廉颇一系将领和马服一系将领的大规模更换,导致军心浮动。
“不过话说回来,赵括在长平之战时采取全线进攻的策略,并非没有渊源,不仅仅是赵孝成王的逼迫,也是受到兵贵速,不贵久的兵法影响,更受他父亲赵奢阏与之战大胜的熏陶。因为他没有实战经验,只能将这些吸取来的东西强行带入战场……”
可惜,赵括没有再创造阏与之战的奇迹,白起给初次在长平将兵的他好好上了一课。
他的“拙速”算不上错,在政治方面,甚至比廉颇的“巧久”正确得多,但却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秦军的战斗力和他们打赢这场战争的决心勇气。更致命的是,因为没有实战经验,赵括的战术太过于想当然和直白,结果一头撞进了秦军的大包围圈里。
比起白起那近乎神来之笔的穿插包围,赵括的战术,可以用乏善可陈来形容,在遭到包围后,也没有第一时间选择突围,估计是被打懵了。
明月知道历史会如何发展,长平的最后结局,是极其惨烈的。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
因为双方兵力差距不大,在这最后的尝试突围里,赵括依然给秦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导致了秦国“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只可惜,他这迟来的顿悟和勇气,终究没有改变这场战役的结局。
关键时刻,秦昭襄王亲赴河内动员15岁以上者支援长平,所以秦人撑住了,赵军已经彻底被困死在丹水河谷,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