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又是一年(2/4)

  【春归郎未知】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两个小公主的百日宴过后,离新年就不远了。孟家的产业到年底盘点的时候了。

  今年棉花大丰收的时候,孟萦生产要坐月子调理身体,顾不上棉花的事。萧瑾瑜将织棉布和印染的事都交给了十一郎,正好孟萦手底下有不少能工巧匠,经过一年的打磨制造,他们造出了不少纺车和织布机。

  棉花一收上来,他们便开动纺车和织机,整日不停地弹棉花、纺线织布、印染,十月份新的棉布便面世了。

  最好的棉絮都用来做细棉布了,细棉布吸水性极好,又亲肤,做孩童里衣最好不过。剩下成色一般的棉絮用来做了粗棉布。新布料一上市,便受到了追捧。

  这次得了大量的棉花种子,萧瑾瑜原计划将这些棉花种子贡献出来,请母皇下令,由司农配合,在大曌全面推广。后来母皇对孟萦下手,他便冷了心思,这次的棉花种子,他便没有向母皇提及。

  他算是看透了母皇与娘子的关系,不管娘子为大曌做多大的贡献,母皇都不会论功行赏,奖赏娘子,且母皇下令残害她时,也不会手软。

  萧瑾瑜听从孟萦的建议,将这三万多斤棉花种子,给卫元朗拨去了一万斤,让他在西北推广。娘子说毕竟西北地域广阔,日照充足,适合种植棉花;且西北地域寒冷,需要更多的棉花来御寒。

  剩下的,萧瑾瑜留足了孟家来年做种的棉籽,其余全部当人情分给了下面的道州,当然他们是有内部协议的。

  孟萦不在意女皇对自己的虚情假意了,她只要得了实惠,至于名声,她自会去民间为自己争取,不需要上位者所谓的施舍。

  孟萦从有孕后就没再去过翰林院,她现在算是赋闲在家,她是宗室亲属,有点俸禄和宗田的收入。这些微末的收入,孟萦并未放在心上。

  小年之前,孟萦要盘点这一年孟家的收入和支出。

  孟家从孟萦八岁上头,便给家生子们请了夫子,教他们读书识字,记账算账生意经。故而培养了不少笔头厉害的账房和能写会算的小郎们。

  孟萦盘点了一番今年的收入,武陵那边在十二月初就将收益就送到了京中。孟萦这些年一直不曾管这些收益,全都交给爹爹处理了。

  如今到了京中还是这样,孟家与王季陵爹爹合作好几年了,自王季陵死后,崔家郎君在王家说话的力度越来越小,王家的手越深越长,且她们承恩伯府与靖安候府和右相府牵扯颇深,孟萦已经不想再与王家合作。若不是看在死去季陵和崔家郎君的面子上,孟萦早就想解除合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