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四路清军齐出动(1/6)

  【这个大清不对劲】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正所谓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李长青召开内阁下达命令时一套一套的,但这些内阁大臣們执行的时候,光是招揽懂得命题的读书人就忙得焦头烂额。

  没办法,大唐帝国手中不缺能砍人的兵,却非常缺读过书的文人!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哪一个不是家里有地的地主?

  即便是所谓的寒门, 也是一个个小地主啊!

  原因很简单,平头老百姓整日里为吃饭问题忙得晕头转向,哪里有余钱供孩子去念书?

  能让孩子念个蒙学,认识一箩筐的汉字,就已经是平民百姓里的‘高材生’了。

  所以,读书人还得从这个时代的中产阶级,也就是地主阶级家庭里面找。

  只有地主阶级才能全家吃饱,有余钱给孩子们支出教育开销。

  古往今来,教育都是要花钱的,花的还不是小钱!

  即便是21世纪的义务教育,各种开销支出加一起,也能将普通家庭的父母压得喘不过气来,造成生得起教育不起的窘迫局面。

  如果教育支出不够的话,生出来的孩子长大了跟自己一样是底层打工人,还生孩子干什么?

  只为了给社会培养韭菜和劳动力?

  辛辛苦苦养大孩子,开销那么大,就为了培养一个跟自己一样受苦受累的劳动力,图啥?

  所以,不是家长们舍得花钱, 而是教育的钱不得不花!

  真要是选择躺平,也不会去结婚生子……

  愿意多生多育的家庭,说明都是不甘心躺平的家长,希望自己没做到的事情,能在下一代身上找回来。

  这其实也是一种希望,说明那些家长跟咸鱼不一样……

  在物资充足的21世纪都是这种情况,更何谈这个落后的平行世界?

  平头老百姓连温饱问题都没解决,怎么供养孩子读书?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也正是这个问题,造成了有钱人和地主家庭对教育资源的垄断,使得读书人的出身基本上都不会太差劲。

  而有钱人对教育资源垄断后,考上科举当了官,又能反哺自己的地主家庭,形成良性循环和更强大的资源垄断,由此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士绅阶级!

  士指的是有功名的读书人,绅指的是地方的土财主和大地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