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唐清决战(2/6)

  【这个大清不对劲】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除此之外,满八旗的军队也跟蒙八旗驻扎在一起, 防止蒙八旗出现‘以下克上’的兵变。

  康熙帝稳住军心的招式可不仅仅只有这一条,他还打撒银币,用金钱收买八旗人心。

  并且,还招揽控制区内土著雇佣军。

  天方教、锡克教和印度教虽然已经叛变,但这只是整体上的局势,并不是所有人都敌视印度大清。

  康熙帝打败奥朗则布后,占据了印度西北最肥美的土地,并且搜刮了大量的金银财物。

  康熙帝可不是守财奴,这些金银都被他拿出来,一边收买八旗军心,一边从控制区内招揽各方雇佣军。

  其中不少人原本就是回八旗、印八旗和锡克绿营的战士。

  当然,现在的印度大清已经从颠峰时期的五大八旗一大绿营衰败为两大八旗。

  新招揽的雇佣军则根据宗教信仰,被康熙帝整编为天方教绿营、印度教绿营和锡克绿营。

  绿营军在清廷治下,其实就意味着不分配土地拿军饷卖命的军队,这其实就是西方世界的雇佣军制度。

  当然,原本清廷还在汉地统治的时候,绿营军制还囊括了世袭体系,所以跟西方的雇佣军有着本质区别。

  现如今康熙帝自然不会再搞绿营世袭制度,他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搞……

  所以,现在的清廷绿营跟西方文明的雇佣军制度已经没什么区别。

  至于将人数并不算太多的新建绿营拆分成三份, 主要是印度西北这片土地上,三方宗教矛盾太大,把他们编入一支军队中,很容易爆发严重的内部矛盾。

  在印度西北呆了数年的康熙帝,早就捋顺了印度西北这片土地上的宗教问题,自然不会犯下这种错误。

  一番整编后,等到阿富汗地区被大唐帝国远征军吞并消化后,印度大清已经重新稳住了阵脚,虽然还有许多边边角角的地方被印度土著势力占据,但清廷控制的地盘已经完成了中央集权。

  并且清军还完成了新建绿营的扩编。

  随后,双方就展开了激烈而漫长的消耗战。

  唐军主攻,清军据城而守,并以满蒙八旗的骑兵队为机动力量,四处袭扰唐军后路,让庞大的唐军无法将拳头攥在一起用力攻城。

  负责进攻的唐军主要是各方总督军阀的私人武装,和投诚后改变的新附军,也就是原本的清廷汉八旗武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