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最后一批遣返的是仍旧囤积在邯郸的上百个补充营,他们在整场大战中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在待命了大半年,然后就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不过虽然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军事参谋总署上下军官们都认为,对他们的动员还是值得的,毕竟大半年的军营生涯,是会让许多农户子弟脱胎换骨的,将来如果需要的话,这批补充兵同样是可以立刻拉出来的力量,因此,他们的补充营番号并没有撤销。
从天佑二年十二月下旬开始,燕军的大裁军一直进行了一个月,直到天佑三年元月底才结束。这次大规模的裁军,燕军一共裁撤了二十万河北军兵、十五万河南降卒,极大地缓解了粮食压力,同时因为河北军兵回返家园,河北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恢复,对于仍旧集结在上党地区的燕军来说,所获得的支持力明显更高了。
虽然减少了三十五万人,但燕军的战力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目前,上党地区的燕军以经过补充后的九大野战军团为主力,然后是经过扩充的辽东保安军、幽燕保安军和晋州军,能够直接拉出来野战的军队达到十五万。除此之外,还有一百多个由梁军牙兵降卒整编的补充营,以及仍在上党新兵训练大营整训的十万梁军降卒。
与天下头等主力的大规模会战,对于燕军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洗礼,进一步验证了燕军指挥体系在大兵团、大战场上的调度和组织能力,理顺和解决了许多之前不曾发现的指挥问题。同时,对于各支一线主力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磨合机会。
按照军事参谋总署最初的安排,从关外草原、渤海、新罗等地征募的补充营是独立设置,并且准备独立成军的,优先补充的对象也是怀约联军这样胡人居多的军队。但是随着战事的逐渐激励,当上党战场分化为高平和襄垣南北两大战场,进而出现跳出河东的大范围外线作战时,这样的设想便已经没有人去提了。
当时的情况是,有什么兵就补充什么兵,甭管你是胡族还是汉人,一道命令下来,拉上去直接充实战场。尤其是随着高平以南、界牌岭防线争夺战的日趋白热化,很多防守各处山头的燕军营垒损失惨重时,大量的契丹、渤海、新罗、室韦、库莫奚、杂胡等各族士兵都按照就近原则,直接填了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