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流水容易随春远 行云终难与…(3/4)

  【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就是必须永远按照现在规制,一切事件,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

  “如此甚好,就依你罢!少不得我再辛苦几年,等教会了皇帝,我还是要退承后宫享享清福的啦!”慈禧太后顺水推舟,表示接受奕譞的训政请求。

  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载湉始亲政。

  这与其说是光绪帝亲政的开始,倒不如说是慈禧太后通过训政的方式为其日后归政于光绪帝而铺平了一条能够长期对皇帝加以控制的通道。

  为了归政后更有效地控制载湉,慈禧太后把自己的内侄女都统桂祥女叶赫那拉氏给载湉做皇后,即后来的隆裕太后。

  无论是紫禁城的皇宫,还是北洋水师的舰艇上,无论是在测绘海图的工地上,还是女私塾的课堂上,皇家,军队,科学家和女教员,都在被国家的命运牵向一条无法自控的道路上,这个灾难重重的祖国母亲,正处于四面乌黑乌云包围的凄惨境地,她的儿女们就如那夜幕上一颗颗闪亮的星,正为着求得黎明的光辉而奔波着,劳作着,牺牲着。

  邢幼敏回到新竹家中,父母便张罗着为她说亲。

  说来说去,相看了好些天,邢幼敏都不同意。

  这些男人站没个站相,坐没个坐相,不是抽着大烟袋满嘴的黄牙,就是张口闭口财大气粗的土财主模样,没有一个能看过去的。

  直到父亲的朋友介绍了留洋回来的福建学子张守清到访的时候,一家子才终于绽开了笑容。

  这张守清一表人才,气宇轩昂,着一身合体的西装,干干净净,谈吐举止皆有涵养,邢鉴湖夫妻二人都很满意。

  邢幼敏对张守清再也挑不住毛病来拒绝了,然而她心中拿少诚与张守清暗自作了比较。

  张守清比少诚更新潮一些,然而他似乎在气质和内涵上缺了些什么,幼敏分辩不清,她想,可能在她心中,少诚就是完美无缺的,任何人与他相比,都不能不黯然失色。

  其实张守清不过是少年得志,相对有些骄傲,比不得少诚醉心学问,不问世事,不夸夸其谈高谈阔论,所以少诚显得更稳重一些,张守清显得轻浮一些。

  张守清对邢幼敏很满意,如今虽然留洋的人渐渐多了,但是年龄合适的女生却不多见,若有这样一位妻子还是很可值得炫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