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始亲政天子欲救国 筹军费水…(1/4)

  【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北洋水师随即接收了从德国和英国订造的"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等主力舰,共花费800多万两白银。

  加上其他军舰、辅助船、枪支弹药的费用,以及威海卫、天津、旅顺等基地的修建和招兵买马的费用,一共花费2000万两左右,北洋水师也一举成为了当时亚洲最强大的一只海军力量。

  1891年,在户部尚书,即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主张下,严禁北洋水师再添加新的舰、炮、军火。

  李鸿章只能通过在天津的兵工厂,给北洋水师生产炮弹。

  经费的大幅度削减,令北洋水师举步维艰。

  首先是燃煤问题,北洋水师的用煤来自于开平煤矿。

  丁汝昌曾向开平煤矿的总办张翼写了一封信,讲述发往水师舰队的煤中煤屑散碎,烟重灰多,很难发挥作用,导致军舰的动力不足。

  但是张翼根本不予理会,一是北洋水师的报价太低,根本买不起优质煤,二是朝廷大员和张翼多有瓜葛,甚至连直隶衙门也有开平煤矿的股份,丁汝昌根本拿他没办法。

  随之而来的是锅炉问题,北洋水师的军舰舰龄较久,在甲午战争前夕,大部分军舰的锅炉已经到了报废年限。

  1893年丁汝昌多次申请更换锅炉,但是局限于户部的政令,此事基本不具有可行性。

  当时靖远舰上的锅炉汽管本来就都有些老旧,经震动后,多处都有渗漏,急需要更新换代了。

  三是炮弹问题,北洋水师所使用的炮弹,多是天津机械局生产的实心弹,多有尺寸不合格,无法使用的。

  战舰无法更新,原有战舰上不止济远舰火炮尚未齐备,经远、来远尚缺尾部主炮,定、镇两巨舰,应添快炮六尊,威远前膛旧炮,不甚灵动,同时北洋水师也买不了新的战舰。

  而日军在甲午战争前以国赌运,购买了大量新式战舰,中日海军力量的对比也发生了逆转。

  例如北洋水师1889-1890年预算一百三十万两,只能维持日常开支,无钱更新舰艇武器。

  1890年建成的旅顺海军基地花了三百万两。

  海军衙门是清朝一个新设的中央级洋务机构,虽冠以海军之名,但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分散总理衙门的权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