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李鸿章崭露头角 师徒情源远流…(1/5)

  【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此一回我们讲一讲李鸿章。

  这一位人物虽然名字与李家上一代的名字很相像,但是却没有任何关系。

  李鸿章原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是安徽合肥人。他自幼聪明伶俐,勤学好问,刚刚十七岁就考中了秀才,二十岁就在庐州被选为优贡。二十二岁参加会试,没有考中,落了榜。

  不是因为李鸿章的才学不够才落了榜,只是当时清廷腐败官僚,没有门路想要考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年曾国藩也没有考中,为了下一榜能中,他不厌其烦地向向当时的文华殿大学士穆彰阿递送诗文,终于以锲而不舍的态度打动了穆彰阿向皇上举荐,这才得赐同进士,有了前程。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

  李鸿章就以年家子的身份入了曾国藩门下当学生,倾听曾国藩授业,终于为曾国藩所赏识,于1847年二十四岁时考中二甲第十三名,朝考后改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是个啥?

  庶吉士,亦称庶常。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清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可想而知,并非是考中进士就能当上庶吉士,庶吉士是在翰林院中挑选出来的精英分子才可以担任,是天天行走跟随在皇帝身边的人。

  曾国藩当年走了穆彰阿的门路,方才考中三甲,也是同进士出身,李鸿章的二甲是进士出身,而且名次也比较靠前,真正是属于优秀生,别人家的孩子那一种类的人。

  1850年,李鸿章被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

  1853年,由于太平天国起义,举国叛乱。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

  李鸿章怂恿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并代为捉刀连夜赶写奏章。

  咸丰帝诏谕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任安徽团练大臣,办理团练防剿事宜。

  吕贤基对李鸿章说:“圣上把这难事交给我,不是我的福份,是我的灾祸到了啊!圣上命我前往团练,我也没有办法,只好把这灾祸转嫁给你了,我已经上奏圣上,请求调你与我一同前去团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