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前文说到,每当中国遭逢大难,中原必首当其冲,不是旱灾便是水祸,似乎已经成了自然规律。
前次太平天国之乱,中原受了两年的旱灾磨难。
这一次又是为了什么呢?
上天再一次将最严重的惩罚降在了百姓身上,这一次,可能是怕政府还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掉泪!
光绪二年(1876年),旱情加重,受灾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以直隶、山东、河南为主要灾区,北至辽宁、西至陕甘、南达苏皖,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袤旱区。
京师及直隶地区,因旱情加重,全省收成减半。
旱灾引发蝗灾,从天津以北各地,蝗中遮天蔽日,把枯萎的残存庄稼吞食精光。到夏秋之间,又因阴雨连绵,大清河、滤沱河、潴龙河、南运河、漳河、卫河同时泛滥,致使遭受了旱、蝗之灾的土地又被水淹。
这一年,直隶省遭受水、旱、风、雹的地区达63个州县。
河南省的灾情和直隶相近。
从春到夏,旱情日重。尤其是黄河以北的彰德、怀庆、卫辉三府,早倩更为严峻。
入夏以后,旱情稍有缓解,但彰德、卫辉和光州等地又遭水灾,田地被淹。不过,就全省情况而言.仍以旱为主。
全省农业歉收,减产—半左右。仅开封一地,靠赈灾粥厂就食的灾民即达7万余人。
这一年,山东省全年皆旱。除章丘等小部地区有一段时间略遭水灾外,绝大部分地区均遭旱灾,全省收成不到三分。
《山东通志》称该年全省"大旱.民饥"。
据《申报》载,、由于旱灾,山东各地灾民纷纷)荒、闹荒或祈雨,但祈雨无济于事。
受灾各处因饥饿的黎民百姓卖妻卖子流离失所甚至死亡的非常多,苦不堪言。
或许是那旱魃女丑想要来惩罚这个本就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又或者是旱魃思念家乡,想要回来看望一下她的故土?
旱魃继续向南为虐,祸及苏北和皖北。
苏北各地这一年开春到年底,一直末下透雨,海州(今连云港)、棉田等地大片大片的农田减产或绝牧。
旱灾引发了蝗灾,禾苗被吞噬一空。旱蝗交迫之下,灾民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一些灾民甚至因饥饿则抢夺别人的吃食,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致使旅行者往往失腙,为防止同伴丢失,大家在睡觉时都把脚绑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