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选皇后两宫闹分歧 寻花柳同治染…(1/6)

  【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慈禧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流传至今,诗曰: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是慈禧母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慈禧没有时间去给母亲祝寿,就让侍臣给母亲送了很多的东西,其中就有她亲笔写的一幅书法,这首诗就是她的书法作品。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慈禧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在同治帝最需要母爱的童年时期,她一心忙于国家大事,没有给予太多情感上的关爱,再加上过于严苛,以致母子关系疏离。

  同治帝只好投向慈安的怀抱,在那里寻求替代性的母爱。

  然而,母爱终究是难以替代的,同治帝的心理创伤已不可逆转。醉心于权力的慈禧没有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早已失去这个孩子。

  同治帝成年后,她又插手他的终身大事,呈现一个强势母亲对弱势孩子的高压态势。

  而被寄予厚望的同治皇帝,在“金牌教练”云集的班子里,在母亲的殷切期盼下,不仅没能学到该学的知识和能力,而且也没有成长成为一位心智健全的人。

  同治缺乏严父的教导,一味宠溺显然不行。

  但慈禧的严厉,却不同于父亲的严厉,慈禧对同治严格,夹杂了太多的妇人之情在里面。

  因为慈禧虽贵为太后,但在咸丰生前,一直是侧妃的身份,比起正位中宫的慈安太后,终究是低了一头。

  好不容易儿子当上了皇帝,却更亲近慈安而不是自己,让慈禧心生一个念头——同治不孝。

  转眼间,同治皇帝已经十六岁了,虽然他到现在还看不懂奏折,不能完整地念下一句话,但是这不妨碍他长大成人,也需要娶妻生子为皇室繁衍后代了。

  备选的皇后名单里,排名第一的就是阿鲁特氏。

  阿鲁特氏系出书香名门,祖上一直在朝中为官,她的父亲崇绮更是是立国二百数十年,满、蒙人试汉文的蒙古状元。

  她自幼受崇绮的指点和熏陶,文化素养极高,又多才多艺,再加上她颇有姿容,平时气度端凝,不苟言笑,因此满洲、蒙古各族,皆知选婚时必正位中宫。

  然而,慈禧并不喜欢阿鲁特氏,她一心想让同治娶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为皇后,凤秀之女风姿绰约,容貌在崇绮女之上,然而她举止轻佻,慈禧则一眼看中了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