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然而由于翁同龢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导致了清朝末期国运的重大变化。
那么这二人之间,到底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是是非非,究竟是谁对谁错呢?
作为曾国藩之后的汉臣之首,李鸿章曾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剿灭太平天国运动的功臣。
他还直接创建了北洋水师,是洋务运动的实际推动者,被慈禧太后称为“可以再造玄黄之人”,更与俾斯麦和格兰特,被后世并称为“十九世纪的世界伟人”。
而翁同龢不仅是咸丰朝的状元,历任户部侍郎、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还是当时著名的清流领袖,更是同治和光绪两代帝师。
这两位晚清的重臣之间,却历来都是水火不容之势,一生为敌。
基本上,只要是李鸿章所赞成的,比如废除科举、引入西学、编练新军等方面,翁同龢必定反对。
据《清史稿》记载:
李公困疆畿二十年,疑谤纷纷,终不获行其志。
翁同龢和李鸿章的恩怨,要从私人的家仇开始算起。
虽然,在清末时李鸿章的地位和功绩要远远高于翁同龢,但在之前,李家的确根本无法和翁家相提并论。
翁氏家族最早显赫于祖上翁咸封时,此人虽然没有中过进士,在官场上也没有太大的作为和政绩。
但是,由他开始完全改变了翁家的门风,成为了饱读诗书的官宦人家。
翁咸封的儿子翁心存很早就考取了进士,从此正式步入官场,历任广东学政、吏部侍郎、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
而翁心存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翁同书、次子翁同爵和幼子翁同龢。
翁同书进士出身,在担任安徽巡抚期间,面对农民起义平叛不利,甚至还弃城而逃,再加上他包庇叛将苗沛霖,被曾国藩所弹劾而被流放新疆伊犁。
其中,当时曾国藩的《参翁同书片》,就是由李鸿章亲自执笔的:
臣职分所在,理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清廷当即就准奏了,判处翁同书斩监候。
翁心存当时已经七十多岁,听闻儿子被判死刑,当即就气绝身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