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重汉臣兴办洋务 振朝纲同治中兴(1/6)

  【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民间流传着另外一个传说,即慈禧本是个汉家女子。

  在慈禧统治中国的这段日子,是清朝汉臣得到重用的辉煌时期。这期间出现的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全部都是汉臣。

  上文我们也看到,同治和光绪两位小皇帝的师傅主要是汉臣,讲学内容也都是汉家文化。

  教满文和武艺的谙达比汉文师傅次一等。

  慈禧本人也是一名才女,她书画水平颇高,虽然没有达到大家的标准,然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却可以证明她是受过专门的高等教育的。

  之所以在咸丰死后她能一直把持朝政,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她的身份,更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她的学识,才干和胸襟所致。

  她**远瞩,深谋远虑。

  这两个词本来是属于一些优秀的领导者,用在她身上大伙可能不服。

  那么我们就来甄别一下她配不配得上。

  我们都知道,大清是闭关锁国的,之所以被外敌入侵而毫无反击能力,就是完全不知道外面已经发展成了什么样子,守着祖宗这点子基业躺平,无论任何事都不忘记提起祖宗,以致于发展举步维艰,早已退到欧美那些国家的后面去了。

  慈禧虽系女流,处于深宫,却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执政后立刻开始着手办理洋务运动,打开国门,争取进步和发展,这是非常难得的。

  当时的朝廷分裂为两大派系,一派是顽固派,以帝师倭仁为代表,一派自然是洋务派,以恭亲王奕䜣和四大名臣为首。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训练新军,购买枪炮、军舰,发展中国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尽管他们的改革没有触及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但是,在顽固派看来,却是“用夷变夏”,违背了祖宗成法和圣贤古训。

  所以,洋务运动一开始,就遭到顽固派的坚决反对。

  在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中,慈禧熟悉政治手腕玩起了平衡策略,一方面,支持以奕䜣为首的洋务派,另一方面,又扶植顽固派以牵制洋务派。

  为何慈禧不能全力支持洋务派呢?这不是对于国家来说是非常有进步意义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