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崛起】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老天的事情哪有说得准的,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管理横了一眼。
“天下十年九灾,五谷丰登是侥天之幸。”公子卬记得即使在后来的康乾盛世,有史料记载,一百三十年内有一百二十六年发生各色灾祸。“如果要更进一步抵御天灾,就要倾力治理虫害、水灾、旱灾。”
“那就必须修水利,调和水旱,定期在合适时机,扑杀害虫。”繁鑫道:“自古修水利,民无其力,须以官府出面,组织千人,戮力同心。”
“昔日大禹兴水利,尽力乎沟洫,作陂障于九泽,方有九薮之丰殖;周公时,作彬池,引渭河支流,灌溉稻田。”管理引经据典道:“如今长狄无所事事,不如驱之,以作水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大善!”荡虺高兴地叫道。
“不过我观宋国野人耕作,多以石器、木材作农具,地不深耕,则难汲地力。”繁鑫又提出了新的点。
“无妨,痛剿长狄后,老师得青铜短剑盈于府库,不如铸剑为犁。”荡虺道。
“既有青铜,何不作铜器,贩与鲁人以求新粮?”说话的是铜匠锜平。
“不然。”田单出言反对道:“有铜料,不如作矛作甲,携手武氏,攻灭盘踞在楚丘的山戎,贩战俘为奴而购置新粮,则所得益多矣。”田单听过资章甫计算贩卖奴隶的暴利,一直耿耿于怀。
“且有甲有矛,再作新军,长丘之东,济水以西,多野兽行走,农人莫敢往耕。具甲田猎,既得肉食,以补粮耗,又驱百兽,以增田垄,还练兵习阵,教练士卒,一举而四得。”受到启发的荡虺补充道。
“如今国内三桓等公族于宋公不敬,迟早酿成内乱。不妨等待天时,一举而荡灭,夺其封地以滋补。”管理阴恻恻地说道。
“三桓的封地在哪里?”公子卬饶有兴致地问道。
“向氏的封地比较多,有城鉏(今河南省滑县)、合(今江苏省沛县附近)、鞌(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鱼氏的封地有方舆(今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胡陵(今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鳞氏的封地有老桃(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防(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缗(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